提升防洪排澇能力

築澳門安全防線
30/09/2025
14230
收藏
分享
築澳門安全防線

近日,超強颱風「樺加沙」吹襲澳門,雖政府提前部署、市民積極應對,減輕了部分損失,但狂風暴雨仍導致低窪地區海水倒灌,水浸高達1.5米,反映本澳防洪排澇體系仍需加強。極端天氣頻發,如何從根本提升城市韌性,已成社會關注焦點。

為應對自然災害,特區政府制定《防災減災十年規劃》,推動多項防洪工程。內港、筷子基等地的雨水泵站和箱涵渠陸續完工,沿岸堤防優化工程亦同步推進。這些措施在「樺加沙」期間發揮作用,本澳防災能力顯著提升。然而,風暴潮與天文潮疊加時,海水倒灌問題依然嚴峻,低窪地區商戶與居民損失不小。現有工程雖有進展,但能否抵禦未來更極端的天氣,仍需進一步完善。

筆者建議,當局應從三大方向強化防洪體系。

首先,政府需全面檢視近年颱風期间的防洪效果,總結經驗,制定更有效的工程方案。例如,針對海水倒灌,可研究加高堤壩、增設防洪閘門等設施,從源頭阻擋洪水侵襲。

其次,《防災減災十年規劃》已進入中後期,政府應動態評估進度與質量,根據實際需求調整措施,並向公眾透明公布。這不僅能提升工程效率,也能增強社會對災害的防范意識。

最後,舊區渠網升級是完善排澇的關鍵。跨部門需加強協作,制定具體計劃,如擴建排水管道、清理淤塞渠道等,確保雨水迅速排走,減少內澇風險。

極端天氣已成新常態,澳門必須未雨綢繆,透過工程升級、規劃檢討與跨部門合作,築牢防洪安全網。只有持續提升應對能力,才能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讓澳門在風雨中穩步前行。

直選立法會議員鄭安庭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