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周二凌晨,特斯拉正式公開「宏圖計劃第四篇章」(Master Plan Part IV)。相較前三篇章著重新能源車與可持續能源生態,宏圖四大幅提升對人工智慧(AI)與人形機器人的權重,提出以「永續豐裕(sustainable abundance)」為願景,透過自動駕駛、Optimus人形機器人與AI基礎設施,把AI大規模引入物理世界,重塑交通、勞動與能源。
文件開篇指出,「特斯拉故事的下一篇章,將創造一個人類才剛剛想像的世界,並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實現。」公司重申「用技術解決現實問題」的原則:自動駕駛可提升交通可負擔性、普及性與安全性並減少污染;Optimus則用於替代枯燥或危險工種,讓人把時間投入更具價值的活動。為加速創新,特斯拉稱「每一款新產品都將比上一款更高效、更可持續」。
機器驅動生產體系
馬斯克同日再次強調,FSD(全自動駕駛)與Optimus的規模化是最重要任務,未來特斯拉約80%的價值將來自Optimus。公司認為,憑藉汽車產業的規模化製造經驗,量產人形機器人可行,最終目標是建立「由機器驅動」的新型生產體系,帶動生產力指數級增長。馬斯克先前在利雅得論壇預言,人形機器人數量終將達到「數百億級」。
在節點規劃上,馬斯克今年多次釋出量產藍圖:2025年生產5,000台、2026年5萬台、至2029年年產100萬台。研發方面,Optimus 3被視為最新設計,特斯拉於第二季法說稱其「設計已基本定型」,正推進原型發布與量產,目標今年底落地。對外界質疑「設計存在重大缺陷」,馬斯克已予以否認。部分機構研判,一旦Optimus 3定型,人形機器人結構與設計方向將由「百花齊放」走向收斂;定價料隨出貨上升而下探,供應鏈集中度提升、板塊格局更清晰。
CyberSUV成彩蛋
宏圖四同時回顧公司路徑:第一階段以高價跑車立品牌與技術,再把利潤投入更親民車款;第二階段擴充產品線至Model Y、Cybertruck、Semi與屋頂太陽能及儲能;第三階段聚焦再生能源與高效儲能並量化轉型所需資源。此次文件並提出五大指導原則,包括「增長是無限的」「創新消除限制」「技術解決實際問題」「自主性必須造福全人類」及「更廣泛普及帶來更大增長」,宣示邁向新一輪成長。
不過,宏圖四也引發質疑。部分評論認為文件缺乏KPI與落地路線圖,更像理念宣言;亦有觀點指出,前幾篇章仍有目標未驗收,當前電動車銷量與盈利壓力尚存,轉向AI與機器人恐被解讀為「敘事換檔」。對此,支持者反駁稱,硬體製造規模+軟體自動駕駛能力是特斯拉差異化所在,Optimus一旦進入量產,將開啟全新的需求曲線。
值得一提的是,宏圖四宣傳影像後景出現疑似迷你版「Cyber SUV」的車型彩蛋,市場聯想其或為未來平價車路線的一環。不過特斯拉對平價車時程仍語焉不詳,外界關注重心仍在FSD商業化節奏與Optimus量產里程碑。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