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盂蘭節:

百年香火中傳承情與義
05/09/2025
36361
收藏
分享
百年香火中傳承情與義
百年香火中傳承情與義
百年香火中傳承情與義
百年香火中傳承情與義

九月初,澳門的晚上暑氣雖未散盡,人們漸已能感受到些許秋意。此時若走上街頭,很可能會看到街角處一簇簇橙紅的香火在紙鏹焚燒的煙霧中明明滅滅,阿婆在一旁將水果等食物放在一旁,並雙手合十、輕聲念禱:「食飽好上路」。這是農曆七月十四日盂蘭節晚上,澳門人常會見到的「燒街衣」景象。每年農曆七月十四「 盂蘭節 」,都有不少市民按傳統習俗進行燒街衣及祭祀儀式。 (力報資料圖片)上世紀80年代,每逢盂蘭節,民眾在街角地面上焚燒紙鏹,常會引發火災。(陳永漢提供,摘自 「澳門記憶」 文史網)

今年的盂蘭節是9月5日,澳門市政署早在8 月23日起即於黑沙環、祐漢、台山、筷子基、青洲、林茂塘、氹仔及路環市區的公共街道設置了約300個燒衣桶,方便市民進行路邊的祭祀活動。同時,市政署亦提醒市民,祭祀後務必清理現場物品,並待火種熄滅後才離開,以免引起火災及造成環境衛生問題。

溯源傳統信仰:孝悌為本 普渡眾生

澳門雖地處邊陲,卻承載著不遜於廣袤內地的深厚中國傳統文化根基,盂蘭節等民間信俗在澳門源遠流長,歷經百年依然極具生機,正是佛教與道教兩大中華信仰根植於這座城市血脈之中的生動體現。

在佛教中,盂蘭節源於《盂蘭盆經》中目犍連尊者救母的故事。梵語中,「盂蘭盆(avalambana)」的「盂蘭」意為「倒懸」,「盆」的意思則是「救器」,故「盂蘭盆」的原意指的是用來拯救「倒懸之苦」的器物。據《盂蘭盆經》記載,目犍連以神通發現亡母墮入餓鬼道,受盡飢渴之苦。佛陀教導目犍連,在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以百味飲食置於盂蘭盆中,供養十方僧眾,就能令母親脫離苦難。這便是盂蘭節的起源。

同時,在傳統道教信仰中,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是地官大帝的聖誕。地官掌管地府,會在這一天赦罪。民間相信,七月十五地府大門打開,陰間孤魂野鬼會回到陽間。因此,人們會設齋普渡,以祭祀亡魂,祈求祖先安寧,保佑自身為「鬼節」,而農曆七月則稱為「鬼月」。

在澳門,佛教和道教信仰共同構成了盂蘭節豐富的文化內涵。它不僅是緬懷先人、寄託思念的時節,更展現了中華民族孝悌為本、慎終追遠、注重倫理的傳統觀念。盂蘭節期間,很多澳門廟宇會舉行法會,超度亡魂。(摘自 「澳門文化遺產」 網站)

傳承民俗文化:弘揚美德 凝聚社群

盂蘭節作為中華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世界華人社群中一直盛行不衰,並由此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祭祀活動。祭祀活動的核心是透過向祖先或幽魂祭拜、施食,撫慰亡靈,藉此庇佑家宅平安。

相較於近鄰香港舉辦規模盛大的盂蘭勝會,澳門盂蘭節的慶典規模雖然較小,卻很注重儀式感和宗教氛圍。每逢農曆七月,澳門各個街區都有大批民眾自發參與路邊的祭祀活動。這些活動通常在入夜後進行,儀式內容豐富,包括上香點燭、供祭品、燒紙錢街衣、撒食撒錢等。同時,盂蘭節也發展出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禁忌,例如:忌夜遊、不碰祭祀品、避免靠牆行走、身上掛鈴、不宜嫁娶、搬屋、動土等民間忌諱。除了街頭的祭祀活動,本澳許多廟宇通常也會舉行盂蘭法會及醮會。這些法會、醮會由僧人或道士主持,誦經超度亡靈,儀式較街邊祭祀更為莊重。

近年來,澳門社會已普遍意識到民俗文化是一座城市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連接社區群體情感的紐帶。澳門特區政府亦於2020年,將盂蘭節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這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認可,也為其保育及傳承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

現代治理加持:平衡安全 永續傳承

由於盂蘭節慶典中涉及大量焚燒香燭、衣紙,為城市帶來火災隱患,澳門特區政府每年都嚴陣以待,再加上民間祭祀活動常導致人群聚集,為了維護節日期間的公共安全與秩序,特區政府會提早採取一系列措施,平衡民俗傳承與公共安全。例如,消防局會加強巡邏,特別是在設有祭祀點和燒衣爐的區域,提醒市民注意火種管理。市政署和清潔專營公司亦會增派人手,加密對燒衣區周邊的清潔頻次,及時清理灰燼和垃圾,盡力維持市容整潔。

盂蘭節在澳門的歷史傳承與現代演進,是澳門這座城市文化韌性的生動寫照。從傳統的「孝悌為本」倫理觀念,到現代社會對公共安全的嚴謹管理,以及特區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極保育,澳門的盂蘭節不僅是一個紀念先祖的節日,更是一扇窗口,對全世界展示澳門既擁抱現代的繁華與進步,也守護古老的智慧與溫情,讓傳統民俗文化在多元社會中煥發新機,成為連接這座城市過去與未來、凝聚社區情感的信仰紐帶。

(本文部分內容引自鄭阿財、姚孟君所著之《<盂蘭盆經>系及其註疏與佛教中國化》,《普門學報》第24期,台灣普門學報出版社,2004 年11月;及姬朝遠所著之《澳門多元宗教文化資源的認知與利用》,《「一國兩制」研究》2019年第2期(總第40期),澳門理工學院)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