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這個以闔家團圓為核心意涵的節日,如同西方的聖誕節,在澳門亦曾是玩具銷售旺季。上世紀中後期的澳門曾是玩具製造和中轉重鎮,每逢中秋前夕,各式鐵皮機械人、塑膠公仔與傳統兔仔燈一同陳列街頭,為無數家庭增添節日歡笑。
時至今日,Labubu等潮流玩具風靡全球,成為新一代孩子的節日期待。澳門的產業結構也經歷了巨大變革,玩具工廠已拆遷殆盡,玩偶盲盒也從本地製造轉為全球線上購買,但其中蘊含的團圓意味從未改變:無論是昔日在商店為小朋友挑選玩具的父母,抑或今日為家人搶購限量版盲盒的顧客,仍然在透過贈送禮物傳遞著心中的愛與連結。
上世紀60年代澳門某餅店送給客人小朋友的玩具。(梳打埠懷舊店提供,摘自「澳門記憶」文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