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場超強颱風「樺加沙」肆虐澳門約30小時,特區政府提前部署、社會各界高度戒備,最後總算有驚無險。然而,有中小微企指出,雖然已按照當局呼籲做好防風防浸措施,但店鋪仍遭受不同程度損失,有商戶直言,儘管特區政府推出的“中小企巨災財產保險資助計劃”,能緩助商戶部分經濟壓力,卻礙於投保金額高,在營商環境欠佳的情況下,即使已於事前衡量颱風所存在的風險,仍無力負擔。
筆者認為,極端天氣實屬不可抗力,特區政府除了事前部署、事中應對,事後支援亦必不可少。建議參考“天鴿”風災的“災後補助金措施”,為中小微企提供一筆定額的災後補助金,同時加大對巨災保險的資助力度,協助中小微企應對風災的損失。
此外,颱風期間,有部分職業的僱員,除了需應對強風及水浸,還需緊守工作崗位為廣大民眾服務。以公務人員為例,根據特區政府現行《政府部門在熱帶氣旋期間所採取的措施》,當中只明確規範懸掛低於8號風球時公共部門的開放時間,卻未有規定上班期間改掛8號風球的下班安排,導致各部門在執行和安排上不一,難以保障人員的權益。而博彩從業員方面,更由於上下班與薪酬發放均遵循公司的內部指引,有博企在缺乏明確規範的情況下,於颱風期間以抵扣年假或例假的方式處理,對僱員休息權造成損害。
必須強調,員工是公共部門及企業運作當中最重要的元素,注重員工安全及合理權益,應為首要考慮,特區政府必須正視問題,儘快制定具約束性的統一指引,並推動各大博企制定內部指引,作為颱風天氣下明確的依據,確保相關人員在颱風期間的安全,從制度層面保障所有僱員的合理權益。
立法會議員、社會服務者李良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