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媒體報道,全球首款正式進入課堂教學場景的全尺寸仿生機器人,近日在合肥市師範附屬小學的科學課上首次「開講」,標誌著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從實驗室邁向課堂。
當天課程主題為《設計我們的樂器》,身高1.4米的機器人「小安」以助教身份亮相,與教師協同引導學生探索聲音知識。當學生提問時,「小安」能以語音回答、舉例打擊樂器名稱,並在大屏幕同步播放演奏視頻;在小組設計環節,它還能掃描學生的設計單並提供智能點評。
研發方無論科技副總胡麗康介紹,「小安」項目於今年4月立項,現已完成研發測試。該機器人擁有34個自由度的靈巧硬件,搭載表情生成系統與人格定制引擎,能實現情緒同步互動,並具備專業教學引導能力。
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負責人孫丹丹表示,教育場景最能發揮人形機器人優勢,經調研決定由中科大校友創立的無論科技負責研發,並採用「聯合研發+收益分成」模式以減輕成本壓力。
「機器人老師」嚴格依照科學課程標準設計,並已開發完整一學期課程,將率先在兩所小學試點。合肥市師範附屬小學校長汪偉表示,未來「機器人老師」將逐步從助教進化為能獨立授課的智能教師,打造覆蓋課前課後的AI教學體系。

身高1.4米的機器人「 小安 」以助教身份亮相。 (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