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煙霞盡屬君:

澳門與絲路的潮汐四百年
31/10/2025
15725
收藏
分享
澳門與絲路的潮汐四百年
澳門與絲路的潮汐四百年
澳門與絲路的潮汐四百年
澳門與絲路的潮汐四百年

近日,澳門保利美高梅博物館推出《絲路》藝術展,以歐亞大陸千年絲路沿線的歷史遺珍為線索,呈現東西方文明交流、碰撞與融合的歷程,以及由此誕生的藝術瑰寶。對澳門而言,絲綢之路並非僅存於史書的遙遠記憶,而是深植於城市脈絡的文化基因。澳門與絲路的淵源,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當人們討論絲路的起點究竟是唐宋的廣州抑或元代的泉州、甚至是十六世紀後崛起的澳門時,其實更應理解:「絲綢之路」從不是一條固定不變的實體線路,而是隨時代流轉不斷調整與擴展的交通網絡。而在這一網絡的歷史演變進程中,澳門曾扮演過不可或缺的關鍵樞紐角色。16世紀以來,澳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東西文明在此碰撞交融,形成獨樹一幟的城市風貌。(歐平攝影,摘自 「澳門記憶」 文史網)

從陸上駝鈴到海上帆影

或許對很多人而言,絲綢之路的起點在長安。西元前119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被後世視為開闢這條東西通道的標誌。然而「絲綢之路」一詞,實則由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於19世紀末首次提出,用以指稱中國與歐洲之間的貿易交通路線。

這條路上流通的不僅有絲綢,更有瓷器、紙張與茶葉等商品,因絲綢最具代表性而得名,後簡稱為「絲路」。隨著研究深入,學者逐漸意識到這條歐亞通道並非單一線路。20世紀初,法國漢學家沙畹明確提出「絲路有陸、海兩道」,從此區分出「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兩個概念(引自黃啟臣,《「絲綢之路」研究的前世今生—明中葉至清時期(1553—1840)經澳門港中轉全球》,RC 文化雜誌,2018)。

在歷史的長河中,舊航道因朝代更迭而衰落,新航線隨技術與政治變遷而興起。絲綢自中國南海岸運往印度、阿拉伯與地中海,路線不斷更迭。正是在這樣的動態演進中,澳門憑藉其地理與政治優勢,於全球化序幕拉開之際,崛起為東方連接全球貿易體系的重要節點——一座真正的「黃金樞紐」。

葡萄牙人多拉多在1570年繪製的《 寰宇圖誌 》是目前已知第一張以「 Macao 」一詞標註澳門的地圖。(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提供,摘自「 澳門記憶 」文史網)

從區域聯結到全球直航

16世紀,隨著葡萄牙人達•伽馬開闢新航路,海上勢力格局發生轉變。原本由中國主導、自東向西航行的古代海上絲路,逐漸被葡萄牙船隊自西向東的近代航線所取代。葡萄牙以武力擴張其殖民勢力,先後佔領果阿、馬六甲等戰略要地,並逐步建立起以澳門為中心,貫通歐、亞、非三大洲的海上動脈。澳門由此成為葡萄牙在東方的重要國際港口,並在其構建的新航線上被確立為中國貨物的始發港,自16世紀下半葉起,成為海上絲路中至關重要的樞紐。(陳炎《澳門在近代海上絲綢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和影響》,RC文化雜誌,澳門文化司署,1993)

澳門的興起,標誌著海上貿易從「區域接力」進入「全球直航」時代。以往要依賴多段轉運的行程,如今可由葡萄牙的克拉克大帆船(Nau)直接完成。這種高效直達的模式,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流通效率,為全球性大規模貿易與文化傳播奠定物流基礎。

在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的兩百多年間,澳門憑藉其地理與制度優勢,成為中國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輸往歐洲、日本與美洲的關鍵中轉站。它不僅擴展了海上絲路的貿易半徑,更在全球城市網絡成形過程中,成為東方最早融入世界體系的代表城市,在近四百年的中外交流史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

從歷史樞紐到時代平台

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已深植於澳門的城市基因之中,塑造出「中華文化為主、多元文化並存」的獨特格局。如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澳門的歷史角色獲得重新定位,成為推動沿線國家文化對話與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

澳門作為文化對話基地,有效促進沿線國家在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互信;同時憑藉自由港、低稅制及與葡語國家的緊密聯繫,發展為中葡經貿服務的中轉平台,協助企業雙向拓展市場。自十六世紀起,澳門便與海上絲綢之路緊密相連,從區域貿易節點成長為全球認可的城市。2019年,澳門正式加入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城市聯盟,積極保護相關史跡,推動國際文化線路共識。(摘自澳門特區社會文化司「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網站)

從曾經的南海邊陲小城的「浩浩風煙」到如今世界旅遊中心的遊人如織,澳門一直傳承著絲綢之路的開放與合作精神。未來的澳門亦將承擔起新的時代使命,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本文部分內容引自楊迅凌所著之《澳門與絲綢之路:「古地圖中的澳門」知識系列之(一)》,2020,摘自「澳門記憶」文史網)

2024年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在澳門舉行。 (力報提供)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