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淵譚天」發文:搞事的高市
15/11/2025
2482
收藏
分享
「玉淵譚天」發文:搞事的高市

央視旗下社交媒體賬號「玉淵譚天」近日發長文《搞事的高市》,當中指出,高市,變成了“搞事”。

最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談及台灣問題時口出狂言,暗示武力介入台海可能性。她的發言引發了日本國內的批評,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高市早苗表示,自己的發言符合“政府既有見解”,不會撤回或取消。

雖然這些年日本首相都“短命”——最近五年已經歷4人6任首相,但像高市早苗這麼“不想幹”的,還是頭一個。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話,高市早苗是怎麼敢說出口的?莫非她的腦袋被驢踢了?

事實上,縱觀高市早苗的政治生涯,她就是靠類似“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種博人眼球的言行上位的。

高市,很擅長搞事。在她的晉升路上,有兩件事不得不提。

第一件事是參拜靖國神社。

2007年,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希望改善與中國、韓國等鄰國的外交關係,選擇不在8月15日的日本投降紀念日前往靖國神社,當時,包括高市早苗在內的16位內閣大臣也都表示不會參拜。

然而,在日本右翼勢力及國內保守派陣營中,參拜靖國神社依然被視為一種重要的政治信號。

沒人參拜,安倍政府會因集體回避而導致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的不滿。這種情況下,高市早苗主動“站了出來”——她是當年安倍內閣唯一一位在該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的大臣。

安倍晉三不方便做的事,高市早苗來做,髒活累活她都幹。經此一舉,她既為安倍“解圍”,也博得了日本右翼勢力對她的支持。

第二件事是建議以“安倍談話”代替“村山談話”。

安倍晉三不方便說的話,高市早苗也幫他說。

安倍晉三一直有淡化日本犯下罪行的想法。2013年,高市早苗作為自民黨政策研究會委員,敦促日本重新審視過去為戰時行為所做的道歉,並擴大國家的地區影響力。

她建議時任首相安倍晉三發表一份新聲明,以“安倍談話”取代此前代表日本戰後歷史認識的“村山談話”。這裡的“村山談話”,指的是前首相村山富士在日本投降50周年之際,承認日本的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損害和痛苦。

此後,安倍晉三發表聲明,其中僅回顧了歷屆內閣的歷史認識,間接提及“反省”和“道歉”。他一併宣稱,二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不必肩負“謝罪的宿命”。

這些事,讓高市早苗“獲益良多”——她擔任安倍第二屆內閣的總務大臣,進入核心權力層。

通過不斷地搞事來造勢,來撈取自己的政治資本,足以見得,高市早苗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投機分子。

1996年10月,高市早苗作為新進党成員參加選舉,當時,新進黨和公明黨關係不錯,在得到兩黨支援後,她成功當選。然而在1996年的選舉中,新進黨在全國範圍內失利,僅在一個月左右,高市早苗就轉投對手自民黨門下,這讓公明黨和新進黨大為惱火。

據接近高市早苗的人說,高市早苗並不喜歡公明黨,甚至在私底下經常痛駡公明黨。

也就是說,高市早苗選擇新進黨和公明党,完全是口是心非的兩面派,無非是要利用他們的支持。

曾和高市早苗共事過的人就提到,高市早苗做事的方式,是為了達成目標而不顧恩情。言下之意,就是忘恩負義。

2012年,自民黨處於在野的低谷期。這一年的自民黨總裁選舉,是當時日本保守政治重新洗牌的起點。那一年,自民党總裁有力的競爭者包括安倍晉三、石破茂、町村信孝、林芳正、石原伸晃等人。

聯合民調顯示,在黨員支援率中,安倍晉三以約20%的支持率位居前列,這場選舉預示著安倍正在重回政治中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高市早苗沒有支持自己所屬派閥,轉而力挺安倍晉三競選自民黨總裁。

結果不出所料——安倍晉三最終贏得選舉,並在2012年12月重新入主首相官邸。背信棄義的高市早苗,被迅速納入安倍政府的核心政策圈,成為安倍派系的重要成員。

賣主求榮,不過如此。

這兩件事足以說明,對高市早苗而言,為了政治投機,沒有什麼原則是不可背棄的,沒有什麼利益是不能出賣的。

現在,當上了首相,高市早苗不需要“往上爬”了。但她已經依賴於用搞事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了。

高市早苗在競選時曾承諾,要讓日本經濟規模在10年內翻倍,她主張通過大規模財政刺激和持續貨幣寬鬆促進經濟發展。

但現實情況是,日本債務已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0%,位居全球前列。如果繼續舉債撒錢,原本岌岌可危的財政平衡,恐怕只會離崩潰更近。

競選時可以瞎許諾博眼球,但當上了首相,總要有些行動。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10月,公明黨退出和自民黨的執政聯盟,高市早苗政府失去了在眾議院的穩定多數,政權基礎搖擺。在這樣的局面下,高市早苗需要“破局”。

於是,高市,又需要搞事了——炒作台灣問題,似乎是一種路子。高市早苗一邊尋求大幅增加防衛預算,一邊將台灣問題和“日本存亡”掛鉤。

這些表態,不僅是一次言辭冒進的發言,更是高市早苗精心設計的政策鋪墊:一方面穩住弱勢政權,另一方面為擴充軍費鋪路。

打著這樣的算盤,最終受傷的,是中日關係。今年1-9月,日本實際對華投資增長55.5%;今年1-9月,中國赴日旅遊人次749萬……這些數字背後,都是日本民眾的切身利益。

對於高市早苗這樣一個愛搞事的政客而言,除了算計之外,得多些“算大賬”的考量。再如此毫無底線地“滿嘴噴糞”,高市恐怕要付出代價了!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