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知名懸案「新亭洞連環殺人案」因被改編成韓劇《Signal》(《解碼追兇》)而廣為人知,事隔20年,韓警宣布經對照DNA找到真兇,但真兇10年前已死於癌症。案件真相大白,卻無法追究刑責,當年負責偵辦此案的警官表示:「感覺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卸下了,哪怕只是一點點。」
故事要從2005年的夏夜說起。
兩具綁縛女屍驚現街巷
那年6月,首爾新亭洞一條寧靜的小巷內,人們在一個米袋裡發現被勒死的20多歲女子,頭部被黑色塑膠袋套住、以繩索綑綁,還疑似遭性侵。五個月後,相距僅2公里,另一名40多歲女性以幾乎相同手法被棄屍——同樣勒斃、同樣塑膠袋包頭、同樣封進米袋或草蓆。
連續兩起手法如複製般的兇案,讓新亭洞居民陷入恐懼。警方緊急成立40人專案小組,翻查附近監視器、住戶出入名簿、周邊性犯罪前科者,動員八年仍一無所獲。2013年,警方不得不將案件列為「未破懸案」。
冷案調查組重啟案件
2016年,首爾地方警察廳成立冷案調查組,決定對所有舊證物重新分析。隨著科技進步,DNA鑑定的精準度遠勝十年前。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在2016年與2020年兩度重新鑑定證物,結果令人震驚——兩起案件內衣與繩索上,竟出現完全相同的DNA。
兇手確實是同一人。
但他究竟是誰?
警方拉出近23萬名在案發時曾於新亭洞周邊活動的人,逐一排查、比對背景、核對時間線。抽絲剝繭後,鎖定一名不起眼的大樓管理員——鄭姓男子。犯罪發生時他約60多歲,職責讓他可自由出入周邊建築,甚至掌握女性獨自進出的時間。
案情突然變得清晰,卻迎來更殘酷的現實。
這名管理員,已於2015年病逝。
跨40家醫院尋「最後線索」
雖然人已不在,但真相不能因此被埋葬。
警方走訪40多間醫院,最終在其中一間找到疑犯生前留下的醫療樣本。DNA檢驗結果呈現完全一致——與兩名被害女子的案發證物,沒有任何錯誤。
20年的懸案,就此落幕。
但兇手無法面對審判,也無法供出其他真相:他是否還犯下更多案件?兩名受害者究竟是如何遭遇?他的犯案動機與模式是否曾被忽略?這些疑團,將隨他的死亡永遠埋藏。
調查亦發現,嫌犯在2006年曾藉口「大樓上鎖需從地下室進入」,誘騙一名女性進入封閉空間企圖施暴,所幸受害者及時察覺、逃離現場。這起案件當時未與連環殺人案聯想到,但如今看來,嫌犯暴力傾向明顯,行為模式與案件高度吻合。
「終於找到兇手……哪怕他已不在」
韓聯社採訪到當年負責偵辦此案、即將退休的刑警尹敬熙。他語帶哽咽:「很遺憾,兇手已死。我們無法讓他承擔法律責任,也無法追問更多真相。但至少,在我還是警察的時候,能親手確認兇手是誰……心中的重石終於卸下一些。」
韓劇《Signal 信號》劇中「紅院洞連續殺人案」正是以「新亭洞連環殺人案」為原型之一。劇中警察跨越時空追查真兇的情節,來自現實中這起耗時20年的追尋。而如今,現實的落幕雖不如戲劇般有審判、有真兇伏法,卻同樣帶著令人唏噓的重量。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