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港防洪工程 加入旅遊休閒元素
09/11/2017
20056
收藏
分享
內港防洪工程 加入旅遊休閒元素
內港防洪工程 加入旅遊休閒元素

風「天鴿」襲澳期間,內港海水倒灌,有市民紀錄最嚴重時水位高達190厘米,對區內造成嚴重破壞。每逢大雨,地勢較低的內港發生水浸幾乎是必然的事,為居民帶來安全隱患。行政長官崔世安早前透露,明年度的施政報告將會有專章闡述解決內港水患,無疑為當區商戶及居民打了一支「強心針」。

內港一帶曾經是澳門重要的港口重地。不論是漁船、貨船和客船,均依賴內港作為停泊點,直到澳門與內地的陸路運輸出現,以及外港發展後,內港風光不再,但仍留下不少歷史建築和遺跡,是見證澳門開埠初期的珍貴歷史遺產。到底特區政府將對內港水患提出甚麼對策,本月14日自有分曉。我國內地及外國兩個成功結合防洪及旅遊休閒元素的工程方案,可供特區政府參考。

位於三江口的梧州,「成也江河,敗也江河」,數百年來的飽受洪澇災害侵襲,平均每十年就有七年受洪水影響,為當地老百姓生活帶來極其不便。

當地政府於是分階段於河西及河東兩旁修建了固若金湯的防洪堤,並設有防浪牆,防洪標準是可以抵抗20年一遇的洪水,解決了當地水患。此外,當地政府還在堤壩上建造了公園,其下建有商圈及歷史景觀長廊,成為集防洪、文娛及商業元素的綜合體,老百姓再也不會聞「洪」色變,而是攜幼扶老,在茶餘飯後走到防洪堤上公園散步,感受徐徐吹拂的海風。

以上方法是透過修建傳統堤壩去對抗自然災害,而荷蘭政府則運用了一個既創新又低成本的方式,解決了當地的洪澇困擾。2011年,荷蘭設計出一種「沙動力」(Sand Engine)的新技術來避免海浪的侵害,當地政府在沿岸鋪設大量沙土,形成一個一平方公里的沙灣,當中的沙土會隨著海浪及風而移動,可防止海水倒灌,展現出防洪的創意,而這項工程對海灘的保護作用更長達20年,價格也是傳統工程的一半。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能源籌備中心主任許泰文分析後認為,「沙動力」不再是以傳統的興建堤防工程來對抗海水倒灌,而是透過機動性以及順應自然的技術,針對不同海岸的特性進行防洪處理。「沙動力」不僅有防洪功能,同時擁有多功能用途,包括改建成公園及文康等公共設施,相信可以為佔全世界一半人口,居住在距離海邊60英里範圍內的各地政府,提供一個具創意及有效的防洪技術新樣貌。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