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搖籃」ISEF大賽

澳門隊喜奪三等獎及專項獎 教青局:歷屆最好成績
21/05/2018
30921
收藏
分享
澳門隊喜奪三等獎及專項獎 教青局:歷屆最好成績
澳門隊喜奪三等獎及專項獎 教青局:歷屆最好成績
澳門隊喜奪三等獎及專項獎 教青局:歷屆最好成績
澳門隊喜奪三等獎及專項獎 教青局:歷屆最好成績

每年於美國舉行的「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簡稱ISEF)是全球最大規模的中學生科學競賽,被譽為「諾貝爾獎的搖籃」,今年吸引全球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逾1,700名初三至高三學界精英參與。在是次比賽中,澳門學界代表隊獲得優異成績,分別奪得環境工程範疇三等獎和專項獎。

澳門學界代表隊在今年ISEF大賽中獲得環境工程範疇三等獎及專項獎。( 陳駿騏攝)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自2011年開始組織澳門學界代表參賽,讓學生擴闊科研視野。今年大賽於上周五(18 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舉行,有來自三間中學共七名同學參賽,代表隊於昨(20)日上午凱旋歸澳。

來自培正中學的何旻駿、劉尚學、梁文禧設計的「子母式水質檢測自動裝置」,在環境工程範疇獲得三等獎及專項獎,三位同學受訪表示,希望透過裝置改進現時低效率的人手水質檢測模式,令自動化機器人成為新標準,幫助控制污染、保護地球水資源。該項目在兩年前開始設計構思,期間經過多次改進設計,三人坦言過程絕不輕鬆,很高興見到成果獲得認可,日後亦有興趣往環境工程方向發展。

獲獎項目「子母式水質檢測自動裝置」是培正中學三名參賽同學歷時兩年的成果。 (陳駿騏攝)

澳門代表團獲獎後開心自拍。(教青局圖片)

教青局副局長龔志明(下圖)今次率團赴美參賽,他表示本屆是歷來參賽最好成績,獲獎項目作品有利於對水資源監測利用。代表隊亦有生物類以及材料應用類的項目參賽,龔志明表示,雖然沒有獲獎,但亦帶來很大啟發,澳門在科普和科學教育方面可以作出更多不同嘗試。而參賽學生除了展現設計才能之外,亦與不同國家地區的學生交流,吸收經驗擴闊視野。

身為工程師的黃承發是本次參賽的領隊,他認為澳門在科普研究方面進步很快,本地初賽時參加的隊伍每年成倍數增加,而今屆代表隊水平亦比以往更高。黃承發又指,近年來參賽學生的研究方向和思考水平不斷提升,項目多樣性亦有所增加。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