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區路邊車位

靜雞雞被取消
22/06/2018
50696
收藏
分享

交通事務局以每年有逾80萬宗交通違例,當中大部分是違例泊車為由,建議修訂《道路交通法》,大幅增加違例泊車罰款,最高達三倍,引起市民極大反響,批評交通事務局本末倒置,主要因泊車位缺乏,市民才被迫違泊;在另一邊廂,政府未有增設泊車位之餘,卻靜雞雞取消一些路邊泊車位,有讀者向本報投訴,指不少泊車街位在道路工程完成後位被「順勢」取消,要泊車就難上加難。

近日有讀者向本報投訴及在社交網站上發文表示,祐漢區被起碼取消20至30個泊車街位,將原來的咪錶位劃上「黃虛線」,變成在晚上特定時間才可合法泊車的車位;另外在高地烏街(近庇道學校),修路工程把行人道加闊後,就將原來的合法電單車位全數移除,白線區域變「黃實線」。

祐漢區有近30個路邊車位被取消,居民被迫違泊。 (陳宇東攝)

聖保祿學校外,一排電單車位一夜間消失。 (陳宇東攝)

高地烏街近庇道學校一列車位,在修路後全部被取消(圖左)。 (陳宇東攝)

當局變相將公共車位減少,事前亦沒有向公眾解釋原因及作諮詢。本報記者到讀者及網民所提及被取消車位的地區採訪,住在高地烏街附近的譚小姐表示,車位本來已不足夠,有天一覺醒來,發現車位被取消, 感到「莫名其妙」,她又認為本來行人路是有足夠空間行走,但車位被取消,只會令違泊更加嚴重,對於當局此舉是「不明所以」。

譚小姐

住在祐漢區的陳先生稱,區內本身及附近一帶車位已不足夠,尤其在下班時間更是「一位難求」,試過要兜足30分鐘才能找到車位,現在更被取消一批車位,陳先生表示覓車位相當「頭疼」。

居民黃先生認為,歸根究底是本澳「控車」環節做得不足,建議當局目前最重要是要優化公交,整合巴士路線,減少路線重疊問題,加快行車運轉流動速率,相信這樣可更有效解決相關交通問題,希望政府能聽到市民大眾的苦況。

黃先生

古語有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冀當局完善泊車系統,靜雞雞取消路邊泊車位非控車治本之法,望政府三思再三思。

取消車位 加大違泊處罰 陳家良:措施迫居民放棄開車

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陳家良(下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被取消的車位都位於居住密集區,這樣會造成居民泊車不便,間接增加居民因違泊被處罰機會;如果要取消車位,政府應和相關團體或透過傳媒釋出更多資訊。

陳家良建議政府想辦法增加更多車位給私家車或電單車,方便居民,而不是一邊取消車位,一邊又加大違泊罰款來增加居民負擔,形容措施是想迫居民放棄開車,這個思維已是「本末倒置」。

陳家良稱,回望現時本澳公交做得不好,居民在上下班高峰時段根本坐不到巴士,的士亦難截,輕軌又未通車,居民只能選擇自己開車,但現在又取消泊車位,政府應先理順公交,盡快出台《的士規章》,管好的士,如有條件可投入更多電召的士。

他稱,電召的士目前各方面都很好,但問題是數量不足。當政府做好公交,提供到足夠泊車位,市民違泊情況自然減少,不能只靠加重罰款。

陳家良冀政府和交通事務局不要輕率取消泊車位,挖完路後原本的車位突然不見了,尤其是住宅區和上班區,居民尋找車位時間增長,造成路面交通更擠塞。

減車位擴闊行人路 羅立文:一定要作選擇

對於近日市民投訴街上不少泊車位被取消,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21)日回應記者質詢時表示,某些地方人多路窄所以要擴闊行人路,目的不是要削減車位。他稱「每個決定都要選擇,一定有其中一方不開心,但一定要作出選擇」。

羅立文稱,「每個決定都要選擇,一定有其中一方不開心,但一定要作選擇」。(梁啟迪攝)

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則強調一直關注道路使用者利益,但某些狹窄道路難以通行,擴闊行人路是令行人更舒適,特別是長者及小朋友。他表示,政府以見縫插針方式增加泊車位,但現時路邊泊車位可開發的空間已經不多,在有限空間資源下適度平衡各方利益,當局的取態是「實事求事」,如北區或中區等難以找到公共停車場用地,就看不到有削減街邊位的需要;只是在一些停車場使用率偏低地區,才會則重考慮行人需要。

至於路邊泊車位減少,停車場又加價,有意見指市民「硬食」停車場費用。林衍新表示不同意相關說法。他表示,預計今年在繁忙地區共提供約4,000個公共停車場車位,其中青洲坊大廈停車場今年第三季投入使用,屆時可提供3,000個泊車位,現時部分公共停車場電單車位使用率只有一至兩成,使用量有提升空間,相關地區的街邊泊位有機會用作擴闊道路。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