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青年走進青海

多元文化大開眼界
30/07/2018
18447
收藏
分享

30位青年參加了特區政府推出的「千人計劃」,是次來到青藏高原東北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省。體驗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與習俗,實地考察當地文化與了解文物保育工作。

交流團領隊譚志廣對是次旅程滿心憧憬,他稱今年很開心能夠參加「千人計劃」,作為澳門年青人的一份子,可以帶隊到青海省,實地了解一些文化遺產和自然風光面貌,令他獲益良多。至於交流團學員陳俊賢則表示,自己探索澳門與青海同是出名的旅遊地方時,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文物保育的需要,究竟如何在文物保育及城市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是其參加這個團其中一個很大的目的。

青海作為长江、黄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自古以來已是中原與西域的交通要塞,更有多個民族在這裡交融共生。另一方面,青海作為中國的文物大省,省內的全國重點文物單位多達45處。藉著今次難能可貴的機會,參訪團分別參觀了青海省同仁縣熱貢藝術博物館、隆務寺、熱貢畫院 、日月山、青海湖、原子城紀念館以及茶卡鹽湖等多處文化遺產,領略青海優美自然環境,也充分了解當地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交流團領隊譚志廣有感而發,他稱除了見到很多漢族人士在青海生活,將漢族文化帶到青海這個地方,藏族文化在當地也是根深蒂固;這兩個文化在這存在的時候令人感到青海可以將不同文化交融之餘,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獨特之處。

多元文化並存的青海,居住在內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與此同時,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伊斯蘭教等多種宗教在此地並存不悖。當中,有「西藏百科全書」之稱的唐卡藝術,是藏傳佛教中重要的藝術形式。藉此機會參訪團當然少不了欣賞這種結合民族、宗教及藝術均十分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交流團眾人有幸目睹唐卡藝術,紛紛稱在文化視野上令人有一種很大的衝擊。學員丘蔚如稱不但欣賞到藝術家的傑作,也在藏文化博物館見到一幅618米長、入了健力士紀錄大全的唐卡,上面記錄了很多藏文化及關於西域文化的東西,包括歷史、宗教均有刻劃。她感慨如果有機會將這種唐卡藝術帶回澳門,令澳門市民也能欣賞到的話,也會讓他們獲益良多。

參訪團是次到訪青海的重頭戲之一,就是拜訪青海省文物局。團隊獲得青海省博物館館長董志強等領導親自接待,在會談過程中,一眾領導介紹了青海省文物保育工作的概況,並著重介紹如何令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相傳。

董志強在會上表示,未來希望能把青海省博物館打造成為兩地青年在文物保育工作的交流平台,並期待盡快開展有關工作。交流團學員陳彩虹在會議過後,對當地制定的文物保育政策讚不絕口,她稱有關當局用很多由上而下的政策,令無論是公民還是學生,他們都從小到大開始了解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種知識。故其認為這種方式很值得澳門借鏡,因為如何保育文化遺產,其實是要從小做起,而且需要相關政策支持。

而交流團團長廖嘉豪會後對團員有所寄語,他認為青海這個地方本身對自然環境保育比較重視,但同時當局也能兼顧發展旅遊業。故其希望學員既看了景點的內容,同時也可以從管理的角度看事情本身應如何運作。因為澳門時也面對相同的難題,即既要面對旅遊業發展需求,也要考慮文化遺產保育的承傳問題。

參訪團此行接受青海文化洗禮,希望回澳後可以將所見所聞與更多人分享;亦希望青海與本澳兩地,日後在文化與保育有更密切交流。

(編輯:賴蘇武 麥敏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