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大灣區機遇

尋求差異化發展中的協同效益
22/02/2019
11161
收藏
分享
尋求差異化發展中的協同效益
尋求差異化發展中的協同效益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共設11章,約2.7萬字,作為綱領性文件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方面作出全面規劃。正所謂「來而不可失者,時也; 蹈而不可失者,機也。」澳門應發揮自身優勢,積極主動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加強合作,尋求差異化發展中的協同效益,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參與感及滿足感,為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及參與國家發展大局貢獻力量。

作為可與美國紐約灣區、三藩灣及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逾7,000萬,屬於經濟發達及站在國家改革開放前沿的代表地區之一。去年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1.6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排名第11位的韓國。

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也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國際上並無任何先例。因此, 相信堅守「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以粵港澳三地居民福祉為出發點,將會成為未來大灣區發展的普遍共識。粵港澳三地各具優勢,且有協同效益。未來如何將效益最大化,不但考驗三地政府的施政能力,更加考驗三地的協調能力。

在昨日於香港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上,行政長官崔世安在講話中指出,在參與大灣區建設中,澳門特區將堅持提升自身能力和加強區域合作的「兩條腿」走路,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同時,大灣區各城市的產業分工和角色定位各有不同,澳門必須利用自身優勢,採取「定位合作、錯位發展」策略,並善用政策紅利和創新動力,把大灣區各城市作為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腹地,為澳門開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作為大灣區規劃中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澳門, 優勢雖不明顯但不可替代。大勢當前, 澳門不應被動而行,而應更加積極主動出擊。欲實現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等一系列目標,澳門除了要與周邊城市優勢互補、協調發展,也要創新發展,最終實現合作共贏。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