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配套

與入住率的因果
18/05/2016
24217
收藏
分享
與入住率的因果
與入住率的因果

住屋需求是一個與社會上每個市民都息息相關的生活課題,可是在本澳卻存在著「有屋冇人住」的稀奇實況。

包括居雅大廈、業興大廈及安順大廈三個位於石排灣內的經屋項目,在房屋局的統計數據中,在派匙後的3,110個單位,有1,210個並未入住,接近四成空置的情況,令未能抽中經屋的市民更感怨憤。雖然,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早前有建議與法律部門研究,如何從法律層面上採取行動,追究獲分配經屋但不入住的業主。但經本報早前深入採訪,真正的因由並非完全出於不肯入住的業主身上,相反是石排灣經屋存在的根本性問題。

入住率偏低,更有獲分配租賃社屋的家團拒絕接受分配,寧願重新輪候,原因原來在石排灣的基建配套仍未完工。交通方面,的士甚少駛入區內,巴士線路不足十條兼班次疏落,而且不乏在附近地盤工作的外僱工人爭搭的情況出現,令居民搭車極度困難。

飲食方面,區內食肆不足五間,更是以快餐及茶餐廳為主,而且均在晚上8時收市,欠缺用餐的選擇。區內只有兩間24小時營業便利店,卻不提供熟食。區內亦欠缺街市,居民要買餸,卻只能依靠區內兩間同樣晚上8時收市的超級市場,但奈何超市鮮活食品選擇少兼價格偏高,難怪居民自稱「活在死城」。

除此,區內暫時只有一間臨時衛生站及一間私人西醫診所,如遇急病只能依賴救護車服務,服務站及診所不設夜診,居民入夜後需就診,只能長途跋涉到最近的氹仔科大醫院或鏡湖醫院。商鋪方面,已開業店鋪寥寥可數,只有銀行及五金鋪各一間,不少商鋪約八成也未營業。

石排灣公屋群原是本澳最大公屋項目,共提供9,015個單位,規劃居住人口為60,000人,是「萬九公屋」主要組成部分,2011年5月正式動工,2012年落成,2013年4月首批居民入伙, 但至今三年間,當中必要的配套設施規劃被忽視或建設滯後,未能在居民入住初期全面同步投入使用,難怪出現「有屋冇人住」,皆因配套不齊,生活嚴重受到影響。

相信入住經屋不等同投資房地產,這是市民及政府都認同的,居民期望擁有是一個安樂窩,有關當局若能調整服務設施, 針對商鋪空置問題, 考慮採取優惠措施吸引商家進駐,令商戶及居民達到雙贏,配合當局提高施政透明度,令基建配套落實有期,相信斷不會出現入住率只有6成的離奇現況。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