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到要取得獎牌,澳門乒乓球隊在亞運會的機會可謂相當渺茫,不過希望在人間,更何況今年的男女子組合以「姐姐級」帶著「弟弟級」參賽,團體賽方面,領隊王沖芬和教練李想均以十六強為基本,衝擊上游為目標,今次有五男五女龐大軍團壓陣,是否有點起色?
今年年初從河南到澳門的教練李想,以及在澳門多年從球員做到領隊的王沖芬,坦言女子方面較少人參與,今次選的多數是舊人,男子方面競爭則較大,而且平均年齡都不過二十來歲。教練指相對河南,澳門的落差不是很大,澳門也有很專業的選手,只是訓練時間與內地不同,體系不同。「他們水平都不錯,主要在心理上有一些改進,就是年齡大了也可以有進步。男的基本年紀少,他們的身體要求較高,對抗性需要較強。」
心理決定成敗
李想認為就算男子選手技術風格定了型,但心理上可能不夠穩定。女的打得多,年紀大些經驗好些。體能上都不是大問題。我們基本團體五個人都會上場打的。為了加強訓練,在八月初他們到了中山集訓,廿三日已到雅加達,連日熟習場地,廿六至廿八日正式開始團體賽。
乒乓球隊中最年青代表麥天恩,今年十四歲。四歲開始打乒乓球,五歲正式跟教練。王沖芬讚他:「年紀細但說比賽很鎮定。」麥天恩表示第一次去亞運會總會驚,過去只打過亞青賽,期望可以在大場面保持鎮定。
今次乒乓球隊中有一對孿生兄弟,張子浚及張子澄,今年二人十九歲讀理工大學一年級,過去亦參加過世界賽。子澄說:「世界賽會分開組別,但亞運好大機會遇到強隊。若我們遇到蒙古、泰國、馬來西亞等都有機會爭勝的。」
學生哥球員之外,今屆女子隊有兩名「媽媽級」選手,分別是上屆高單冠軍張靜宜和季軍黃翠枝,二人出道時間差不多,也是從小參加希望之星一同成長,至今代表澳門也差不多有二十多年。
寶刀未老媽媽出戰
現職教師的張靜宜,曾因為生孩子而告別乒壇兩年,已是第四次參加亞運,她相信這是她最後一次參賽。「我希望可以打好些,主要是望團體好成績,混雙通常你抽到上上籤, 晉級便會必定對最高水平的那一批。」張靜宜心中或者想有機會對國家隊,當中的劉詩雯以前小時候打省港澳賽都有對過,多年之後,若能次碰上又會如何?
黃翠枝坦言:「很少運動可以這樣,但我見到很多前輩都在打的。」自己也堅持一下。為了亞運更加強了練習,除了本身工作單位的球隊,每周亦加至兩、三晚。「我是第二次打亞運,以前每次比賽我都有事做。」她表示現在心態沒有太大分別,出去比賽有很多高水平的在,只能盡力發揮。有工作又有家庭的她,信會是最後一次參加國際賽事。「我有問過我自己會不會做教練,但至少要四十歲後,現在兒子都學了打乒乓球,但沒有想過可以堅持到有朝一日同兒子一同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