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八年,港府重啟「投資移民」,前(19)日公布「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詳情,目標明(2024)年中正式推出並接受申請,申請人須投資至少3,000萬元在合資格投資類別,當中300萬元要投資政府規定組合,用以支持創科及重點行業等。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估計,新移民計劃能為香港帶來1,200億元的新資金。該計劃明確合資格申請人不包括中國籍內地居民。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周三公布,2023年1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一年期LPR為3.45%,五年期以上LPR為4.2%,均與上月持平。專家指出,12月LPR維持不變,與,MLF維持不變等因素有關,然而為落實「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的金融政策,負債端成本進一步管控仍有必要。
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全球乘用純電汽車(BEV)銷量年增29%。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品牌比亞迪在純電動車銷量已快趕上特斯拉,目前兩者市佔率均為17%,比亞迪相較去年同期增加四個百分點,預計將在第四季超越特斯拉,領先全球。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表示,中俄正常能源貿易不會受第三方干擾。在貿易基礎上,中方一直希望擴大能源行業全產業鏈合作,中國企業願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等企業共同尋找新的投資機遇。
內地近期刮起一股「低空經濟」熱潮。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有16個省份將「低空經濟」、通用航空等相關內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僅9月份以來,安徽、江西、海南、廣東等多地舉辦了低空經濟發展大會或論壇、研討會。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業內專家認為,「低空經濟」發展到萬億級產業規模,所耗費的時間可能將遠遠少於無人駕駛汽車。
港珠澳大橋旅遊上周五(15日)正式開通試運營,廣東各旅行社提前推出的相關一日遊線路反應熱烈,不單試運營首日的口岸專線巴士全部爆滿,至本月底的所有班次均已全部約滿。
國家統計局上周五(15日)公布11月工業增加值和消費零售額年增率均明顯高於前值,投資增速連降八個月後企穩。不過,消費及投資數據仍不如市場預期,顯示經濟延續「弱復蘇」格局,市場期盼後續宏觀政策繼續加力。
中共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別於10月底、12月中召開,兩場會議都要求,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南方都市報》報道,2023年中國遊戲產業年會大會上周五對外發布「2023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今年內地遊戲市場整體呈回暖趨勢,境內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3,029.6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14%,首次突破3,000億大關,用戶規模6.68億,年增0.61%,同達歷史新高。
受寒流和冷空氣影響,內地上周六(16日)發布今年首個低溫黃色預警。中央氣象台周日(17日)表示,未來一周國內大部地區將持續低溫,30個國家監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歷來的12月極值。其中山東威海遭遇強降雪天氣,部分地區甚至雪深及膝,令網友驚呼「全山東的雪,都下到那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