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可愛、頗有些歐洲中世紀貴族風格的裙裝,在內地被愈來愈多女孩喜歡,這種裙裝被稱為蘿莉塔(Lolita)裙。Lolita裙起源於歐洲,後來流行於日本,再傳入內地。近日,繼炒鞋、炒「盲盒」後,內地再掀起炒Lolita裙風潮。據內地紅星新聞報道,有Lolita裙被炒出11萬元(人民幣,下同)天價,一條1,000多元購買的Lolita裙轉手即賣4,000至5,000元,這種現象被戲稱為「炒Lo股」。 有Lolita業者表示,內地市面上的Lolita裙主要分為日本品牌和中國品牌,中國品牌原創Lolita裙價位大概在500至1,000元左右,日牌Lolita裙價位相對較高,普遍上千元,甚至上萬元。Lolita裙和一般服裝的售賣流程不一樣,店家會先找畫手畫裙型,再找工廠打板出樣衣,然後向大眾收集意見,之後店家會介紹該裙將會使用的面料材質,最後買家付預約金,店家根據預約訂單數進行生產。從付預約金到出貨,中國品牌的Lolita裙需時三個月,日本品牌甚至要等大約一年。而一般日牌Lolita裙經過一次售賣後,很大可能不會再次售賣,愛好者只有通過二手高價購買,於是才有「炒Lo股」的說法。一名Lolita裙愛好者表示,看圖片很難看出裙子好不好看,因為沒有預約,等出貨發現大家穿著好看的時候,已經買不起了。 二手裙溢價數倍報道指出,此前,一款由日本生產商BABY推出,名為「中村十字」的Lolita裙第一次售賣後瞬間成為爆款,但因為出貨量稀少,該裙子曾被拍賣出11萬元天價。在阿里巴巴二手交易平台「閑魚」上,較熱門的日牌Lolita裙溢價數倍,例如原價大概700元左右的日本BABY牌七周年限定兔熊Lolita裙,「閑魚」二手售價普遍在2,500元上下,溢價近257%;日本AP品牌Lolita裙melody toys,官網售價1,880元,顯示售罄,而在「閑魚」上,該裙二手價普遍在2,900元左右,溢價1,000元左右。
國慶正式收假,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資料顯示,9月28日鐵路十一黃金周運輸啟動以來至6日,全國已累計發送旅客超一億人次。 綜合新華社、央視報道,在假期的最後兩天(6日、7日)全國各地迎來返程高峰,鐵路方面,婺源、武夷山東站客流量6日同比增長20%,突破歷史新高;重慶站6日發送旅客21.7萬人次。 多地鐵路為應對客流高峰,加開列車。 公路方面,在廣東,6日下午,國慶返程車流主要集中在粵東、粵西、粵北通往廣、深、莞、佛等珠三角城市的主幹道路。根據廣東交警監測,粵北地區往珠三角方向,清連高速一度有七公里長的擁堵。 民航方面,不少航班上座率高達九成以上。廣州白雲機場6日加派人手加強停車引導。
香港政府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訂立的《禁止蒙面規例》,於5日凌晨零時起正式生效。《條例》生效後,兩名男女首度因蒙面而遭檢控,分別是一名18歲城市大學一年級學生和一名報稱無業的38歲女子,兩人被控一項「非法集結」及各一項「違反《禁止蒙面規例》」罪。案件昨日於東區裁判法院提堂,兩人暫時毋須答辯,案件押後至11月18日,以待警方進一步調查。兩人分別獲准以現金300元及1,000元保釋,期間不得離港,並要遵守宵禁令。 (互聯網圖片)
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導致通婚數量亦出現大退潮。台灣《聯合報》昨日引述台灣「內政部」統計,指兩岸自1987年恢復民間往來後,通婚數量逐漸增加,至2003年達到34,000多對的高峰,但此後逐年減少,至2014年後跌破「10,000對」大關,去年兩岸通婚數量只剩6,800多對,創有紀錄以來最少。報道又指,「陸女嫁台男」的比例也逐年下降,「陸男娶台女」的比例則逐年升高。有專家表示,兩岸通婚退潮與大陸近年經濟發展有關,加上台灣政府長期以來的政策對陸配不甚友善。(互聯網圖片)
據央視新聞昨日報道,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協助搜索死傷者的警犬「沈虎」離世,享年14歲,相當於人類98歲。
十一國慶黃金周,全國各地景區迎來客流高峰。2日,浙江杭州西湖景區人頭攢動,名勝「斷橋」上擠滿遊客,有遊客笑稱,人數實在太多,「斷橋」真的要被擠斷。
香港持續的示威,拖累消費情緒及香港旅遊業。港府統計處2日公布,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94億港元,按年大跌23%,是有紀錄以來最大單月跌幅。而香港入境處資料顯示,「國慶黃金周」次日,10月2日總入境人數38.19萬人次,按年下跌26.02%,其中內地客減少49.28%至13.24萬人次。
在全球手機市場銷量連續七年居冠的韓國三星,在內地市場銷售卻萎靡不振,因為華為、小米、OPPO等內地本土手機品牌圍剿,至今年二季度,三星手機在內地市場佔有率已跌至0.7%,再加上內地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三星去年以來陸續關停在內地的工廠。2日,三星證實,其最後一家在惠州的工廠亦已關閉。
光影屏拼出巨幅飄動的五星紅旗,天安門廣場上空燃起雙線、立體的「70 」字樣煙花,現場七棵煙花樹不斷變化出牡丹盛開、蝴蝶飛舞、孔雀開屏造型,前晚在北京舉行的國慶聯歡活動為觀眾奉上一場極具震撼的視聽盛宴。而這樣一場令人嘆為觀止的表演背後是大量高科技的支持,其中不少表演是首次在世界上出現,一些技術更是開創行業先河。
1日上午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九架直8直升機分別懸掛黨旗、國旗、軍旗飛過天安門廣場。據觀察者網報道,巨幅黨旗和國旗長九米、寬六米,軍旗長7.5米、寬六米,在高空中經受著每小時160至180公里飛行速度的考驗。報道指出,國慶閱兵紅旗需求單位曾選用幾種常規滌綸材質,製成紅旗進行試飛,結果紅旗完全無法承受高速氣流衝刷,破損嚴重。 而之後增加品質、加大旗面材料強度,旗面尾部還是脫絲嚴重,而且紅旗抖動異常,聲響巨大。最後,研製團隊將目光投向與航天器降落傘同性質的高強錦絲綢,再借鑑降落傘設計技術,在旗面尾部兩側增加兩塊梯形「風兜」設計,減輕風力對旗面尾部的壓迫,才讓閱兵的紅旗達到飛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