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衛生檢疫合作安排》

確保口岸公共衛生安全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昨(17)日在特區政府總部與國家海關總署署長倪岳峰等一行會晤,雙方就澳門與內地推進及加強出入境衛生檢疫合作交換意見,並共同簽署《海關總署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關於出入境衛生檢疫合作安排》。 是次簽署的《出入境衛生檢疫合作安排》,主要內容包括建立澳門與內地信息交流機制,相互交流出入境衛生檢疫的法律、法規、標準及管理經驗;相互通報可能跨境的傳染病信息;加強口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合應急處置;就病媒生物監測和控制工作開展合作,開展病媒生物攜帶病原體檢測合作;對各自簽發的衛生檢疫證書進行認可和備案;加強衛生檢疫技術與方法的交流與培訓;不定期召開高層聯席會議等。 在會晤中譚俊榮表示,澳門回歸20年來,得到中央政府及各部委的大力支持,社會和諧穩定,居民生活改善,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其中出入境衛生檢疫方面與內地建立的合作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國際上傳染病暴發日益頻繁,澳門作為旅遊城市面對的風險加大,特區政府亦不斷加強防範,密切與鄰近地區信息通報,強化口岸的傳染病防控工作,並建立突發衛生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機制,各項措施均得到內地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使各地遊客能安心來澳門旅遊,市民健康也獲得保障。 譚俊榮表示,今年是澳門雙慶之年,海關總署給予澳門的大力支持,是對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的一份珍貴禮物。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澳門與內地的人員往來與各項合作將更加密切,通過海關總署推動口岸的高效合作,必能有助於澳門居民融入大灣區的工作、生活,也將更好地推動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倪岳峰表示,隨著國家原檢驗檢疫部門與海關總署融為一家,海關總署高度重視構築口岸檢疫防線,全力保障公衆健康,提升人民幸福感。 海關總署的檢驗檢疫隊伍在人員素質、技術水平和實驗條件等各方面均有較高水準,在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階段,將在過去成功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防疫體系,推廣新的合作模式,為確保口岸公共衛生安全,保護內地與澳門的公衆健康構建堅實的屏障。

18/06/2019
10033

家庭經濟職場壓垮「孺子

四成父親與家人日溝通不足一粒鐘

昨(16)日是父親節,本澳的父親究竟承受多大壓力?群力智庫中心上周五(14日)舉行「本澳父親壓力與親子關係問卷調查研究發布會」,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陳家良指出,社會近年不斷強化母親職能,是值得鼓勵及支持,但父親的角色亦不能忽視,同樣需要子女的關愛及肯定,因此期望透過是次調查,讓大眾可多關注背後耕耘的父親。 是次調查主要採用街頭抽樣方式收集數據,共收集1,160份有效問卷,主要對象為澳門居民中為人父親者。會上,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譚文健講述調查報告內容,研究報告顯示,有超過60%的父親認為作為父親的壓力偏高,且近40%父親表示與妻子、子女每日相處溝通時間少於一小時,另逾20%子女表示,很少或從未陪伴父親度過父親節,其中主要原因為工作太忙、應酬多等。 報告中亦指出, 經濟(35.34%)、職場(23.10%)及家庭(21.64%)為父親的三大壓力來源,從而令父親心情及生活質素轉差、脾氣變得暴躁、無法專心工作等。 調查報告中建議,私人機構及企業應多推動家庭友善政策,讓父親有更多工餘時間與子女相處溝通。家庭經濟亦為父親重擔之一,建議當局可研究調升職業稅免稅額,又或參考其他地區對於家庭照顧者的額外稅務支援措施,期望政府盡快通過修改《勞動關係法》法案,完善公共房屋政策,落實上樓時間。建議又指,可增設更多親子活動空間,期望透過上述數點建議,可減輕父親各種壓力,促進與子女的親子關係。

17/06/2019
2922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