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參與不同世界性電影發行市場後,文化產業基金資助的1220電影製作公司今年再度參與法國康城影展,向外界傳播屬於澳門的本土創意和技術,現正招募以下類型作品:90分鐘以上、符合國際標準規格的長片電影,以及60分鐘以上的紀錄片加入是次發行工作,「1220 」呼籲本地抱有熱誠的影像從業者,把握難得機會參與,並期望是次能吸引更多年輕創作者加入,透過精心製作的影像作品放眼世界,向外展示專屬澳門作品的創意和技術,與一眾外地影像製作業者交流,在共同走向世界市場同時,逐步推動澳門電影行業發展。詳情可電郵至info@1220.com. mo。 1220電影製作公司是本地電影後製及一站式發行平台,除為本地影像製作者提供剪輯、混音、調色一站式後製服務外,亦致力於本地電影發行工作。在過去兩年,1220走訪世界各地國際性影展,當中包括香港國際影視展、法國康城影展電影市場、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亞洲電影市場、美國電影市場等,為各專業作品進行銷售和發行工作,同時宣傳澳門本土電影拍攝及後製技術。
就在「五一黃金周」前夕,不少無法經正常程序進入澳門人士,為著多種目的鋌而走險潛入本澳,但在廣東海警與本澳海關合力打擊下,一眾非法入境者先後被擒,單是上月26至29日四天,澳門海關已截獲三宗偷渡案,共拘捕11男六女,全數已移交有關當局處理。
上月27日的「水晶魚2019 」颱風演習雖已結束,有兩件事引起社會關注。首先是因雷暴警告一度暫停戶外演習,有人就質疑演習既然模擬暴風雨下的拯救疏散行動,為何「天公造美」要在這場演習中客串一角時,當局卻決定中止演習,直至雷暴警告取消才重新開始,是否反映民防行動存在缺陷。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事後表示,雷暴警告期間,氣象局呼籲公眾避免戶外活動,作為負責任的政府要向市民生命安全負責,加上演習參加者中亦有相當部分是長者,因此中止戶外的演習部分。筆者認同司長所言,若然演習期間有參加的市民被雷電擊中,救護人員當然可以一如往常,義無反顧地進行搶救工作,但試問演習是否就要將市民安全置於刀口之上?增加有人無辜受傷的風險來提高真實性? 可見提出質疑之人,本身就缺乏防災安全意識。 另一方面, 政府透露「水晶魚」將成為一個恆常性演習。隨著極端天氣的出現,本澳受到強颱風吹襲的機會大大增加。政府有意將民防演習恆常化,當然值得支持。回顧政府近兩年來不斷強化民防裝備及防洪設施,演習過程中,各部門人員亦表現專業,值得一讚。但若然市民的防災意識薄弱,「天外黑風吹海立」時只能手足無措,不幸的事仍有可能發生,因此市民的防災教育同樣重要。 然而,即使是次民防演習首次歡迎公眾參與,但報名人數卻未能達到政府開放的450 個名額,市民對演習的反應及參與度明顯不足,有部分人甚至埋怨部分道路因演習關係需要短暫封閉,影響出行。 由此可見,除了一年一度的大型民防演習外,特區政府有必要將防災教育進一步滲透至民眾之中,建議當局可以與網絡媒體或電影公司合作,拍攝以澳門為題材的颱風災難片,以電影作為民防宣傳渠道; 教青局亦可在中、小學的教科書中,加入防災及求生概念,讓防災觀念在民眾中紮根。與此同時,往後的民防演習可邀請中外專家以觀察者身份參與,讓有經驗的人看看澳門的演習有甚麼不足,吸取更多經驗,在安全為前題下提高演習的真實性,完善民防機制。
樓盤「海一居」雖然已不存在, 但「海一居」事件仍未塵埃落定。昨日是「五一勞動節」,「海一居」業主聯合會發動遊行,促請今屆政府在任期內徹底解決「海一居」事件,聯合會主席高銘博表示,有意接觸特首候選人,盼能有解決方案。 遊行人士昨日由「海天居」保利達集團售樓處出發,遊行至政府總部遞信,沿途舉起橫額和標語表達訴求,一行人途經南灣大馬路吸引大批遊客圍觀。海一居業主聯合會表示,昨日遊行約有300人參與,治安警則表示活動高峰時段約有280人。高銘博稱,據他了解,約有千多戶業主或保利達退回樓花,但亦有約1,000戶小業主「咩都無做」,既不起訴政府或保利達,亦未要求退樓花。他認為政府無法完全解決問題,形容「置換房」方案是政府「自編自導」,不能接受。 高銘博稱,若今屆政府任內未能解決事件,將在12月回歸20周年紀念日時有下一步動作,亦有意接觸下任行政長官候選人,期望他能有方案切實解決事件。 除海一居業主聯合會外,家庭團聚聯合會發起遊行,從三角花園出發,途中派出代表前往中聯辦遞信,治安警表示約有130人參與。他們要求特區政府在本屆任期結束前解決超齡子女來澳這問題,又要求行政長官崔世安能在5月15日「國際家庭日」接見家團會,討論超齡子女來澳問題。
「水晶魚2019 」大型民防演習日前結束。多名民防架構代表昨(1)日出席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講場」作演習總結,多名聽眾認同演習成效,亦認同當日在雷暴警告下暫停演習是為了參與者安全。 警察總局局長助理吳錦華表示,上周六的演習共有2,546人參與,包括47個民間團體和350名報名的市民。對於演習因雷暴警告暫停戶外演習,吳錦華解釋,本澳處於春夏交替之時,易發生濕熱對流的天氣,引起閃電和打雷,一般維持兩至三小時,參與演習的市民有長者及兒童,必須妥善確保他們的安全。他指出,鄰近地區也曾發生有人遭雷擊而喪命的事故,因此應避免戶外活動,以免危及參加者安全。 大部分聽眾表示認同當局做法。有參與的市民稱,因居住的地方屬水浸區,故當日攜家中兩位長者參與演習,他認為過程順暢,民防人員指示也非常清晰。當時戶外演習因天氣關係是暫停非終止,室內的演習一直持續進行。他又指鄰近地區有人行山時遭雷擊而致命,證明雷暴有一定危險性,反問指責的人士是否親身參與演習。 社工局家庭及社區服務廳廳長鄧玉華表示,演習中首次試行煮40人的「大鍋飯」,派發過程順利。他又指,當局有為參與演習的市民購買保險,最高可獲 1,000萬元賠償。
澳門地方雖然小,但居於路環社區不良於行的長者,要往澳門半島原來要耗費的時間及精力,實非筆墨所能形容的艱辛。 但在去年,情況出現轉變,由路環街坊四廟慈善會帶頭推動,並得到多位善信大力支持,增購一輛無障礙車,專為居於路環的長者和有需要人士提供看病或覆診的免費接送服務,緩解交通出行之苦。
司警在昨日的特別新聞發布會上稱,36歲疑犯姓顧報稱地產經紀,本澳居民,他涉嫌觸犯「嚴重傷害他人身體完整性及因結果之加重罪」,昨日已被移送檢察院羈押。司警發言人凌錦倫昨日表示,疑犯犯案動機「微不足道」,疑犯落網後亦承認犯案,並稱當時一時氣憤。
市政署正在內港巴素打爾古街一帶開展第二期「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不過眼見風季雨季即將到來,《特區政府公報》昨(29)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有鑑於急需解決內港水患問題及提升該區的排洪能力,需保證有關工程如期完成,因此許可市政署自昨日起計30 天內,豁免《噪音法》規範,可於包括公眾假期及星期日在內,每日上午8 時至晚上10 時加緊施工。
經屋青洲坊大廈今年初爆出以4,000 萬元「天價」更換269 樘防火閘,引起社會爭議,之後當局再公布最新方案,改為更換大廈地庫停車場約100 樘防火閘。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昨(29)日前往青洲坊大廈參觀防火閘設施,並與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等政府官員交流座談。當局表示,更換防火閘工程爭取在6 月完成,但因仍需招標管理實體,預計年內仍未能投入使用。此外,青洲坊巴士站、大廈裙樓及公共設施層今日起開始驗收,預料巴士站可較快啟用。 委員會主席李靜儀在參觀後表示,大廈停車場所更換的100樘防火閘中,有68樘為單簾式捲閘,32樘為雙簾式捲閘。李靜儀引述政府代表稱,以往投標時單簾式捲閘每平方米約1.3萬元至1.4萬元,而現時青洲坊大廈停車場的單簾式捲閘價格為每平方米10,000元或以下,雙簾式的價格是單簾式的五到六成。由於雙簾式所佔空間較多、停車場空間有限,因此較多採用單簾式。 李靜儀又引述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指,現時的新工程已經按照新標準進行,不會再出現批則和驗收標準不符的情況。 建設發展辦公室主任林煒浩表示,大廈的地庫公共停車場內將更換100樘防火閘,現時已經更換約八成,餘下部分爭取在今年6月完成更換。至於裙樓部分的14樘防火閘,由於裙樓需交由有關部門裝修,因此建設辦經過協調後決定以防火分隔室作為替代,相關工程已經完成。兩項改動工程共耗費約1,200 萬元。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受訪表示,現時新工程均需要按照防火安全規章標準進行,雖然不排除某些現時正在進行中的工程會有不符,但當局會著手處理,不會留待收則時才發現問題,希望不會再出現青洲坊大廈此類情況。
內港擋潮閘的環評首階段公示已於日前完成,其中設計年最高潮位高程為3.85米,有意見認為此高程加上本澳陸地與海平面的高度差距1.8米,即達到5.65米,僅僅略高於「天鴿」最高潮水高度5.58米七厘米,認為設計欠缺前瞻性考慮。 工務局局長李燦烽昨(29)日回應,指設計標準並不等於最終擋潮閘高度,而是會再加上額外安全高度,現時仍處於初步設計階段,日後相關高度可能再有調整。 李燦烽表示,內港路面高程約為1.2米至1.3米,而擋潮閘高度將會比路面高出超過四米,同時亦需要配合周圍海堤的條件,因此最終具體高度、總體預算等仍有待日後具體方案出台。李燦烽又指,任何的安全系數提高都會令費用、投資相應提升,在安全第一的原則下,經濟上亦要合理。 此外,工務局計劃朝建設堤岸及景觀湖兩個方向整治路環荔枝碗沿岸,有意見質疑兩個方案都會破壞荔枝碗船廠片區水體。李燦烽表示,現時仍處於方案比選階段,不排除任何可行方案,會繼續聽取社會意見。他直言,任何工程方案做得好就是優化,做得不好就是破壞,相信最終可以優化周邊環境、增加活動空間、以及照顧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