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23)年澳門整體經濟快速復蘇,但不同產業的復蘇速度並不一致,有地產業者形容,去年是澳門房地產業40年來處於最低谷及最困難的一年,又預料澳門房地產未來三年「都唔會好」,因此建議特區政府從五方面著手,包括考慮重開投資居留政策、優化按揭成數規範、以及完善房地產稅制等,幫助本澳樓市走出漫長的「寒冬」,迎接春暖花開的新一年。
立法會傳媒春茗午宴昨(20)日舉行,各立法議員及多家傳媒機構負責人和記者出席。 立法會主席高開賢發言時表示,今(2024)年是立法任務艱鉅和繁重的一年,本屆立法會全體議員定會與特區政府一起,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加快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和深合區的建設,促進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穩步推進各項重大法制的建設工作,以新的更大作為迎接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
內地八天春節黃金周假期客況勝預期。據初步統計資料,澳門此春節黃金周的入境旅客接近136萬人次,並於年初三(2月12日)創下有單日統計以來的第二高記錄;日均接近17萬人次,較去年春節黃金周日均上升超過1.6倍,並恢復近2019年春節黃金周日均水平。但在澳人北上消費熱加上外遊度假的影響下,今個農曆新年旅遊區與民生區食肆生意對比強烈。
橫琴粵澳深合區下(3)月1日起正式封關運行,但深合區與澳門實施不同的法律,對於兩地的法律銜接問題,律師公會主席黃顯輝昨(20)日表示,律師公會現階段較著重澳門居民在深合區生活享有接近澳門的情況,包括民生、社保和公共服務,相信在深合區民商事規則銜接方面,深合區管委會和法務部門會聽取意見,透過「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做好相關工作。他又稱,律師公會現已開展深合區法律銜接相關工作,但目前尚未成熟,未能公布。
文化遺產委員會於昨(20)日召開本年度首次平常全體會議,由社會文化司司長、文化遺產委員會主席歐陽瑜主持,文化局及文化發展基金代表分別於會上向委員介紹顯榮里5-7號考古工作,以及有關“歷史建築維修資助計劃”的申請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澳門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技術交流與科研合作,文化局與澳門大學於昨(20)日簽署《澳門大學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合作框架協議》,將發揮雙方在文化遺產保護技術應用、監測和數據分析領域的優勢,共同推動文化遺產保護技術的科研應用及可持續發展。
旅遊局與香港《南華早報》合作組織訪澳遊學團,首團有香港28間中學約50名高中生參加,行程包括探訪舊城牆遺址、哪吒廟、大三巴牌坊、澳門博物館、大炮台、茶文化館和大賽車博物館等,當局希望通過行程讓香港中學生感受澳門歷史文化,了解澳門的遊學資源,促進“旅遊+學習”及客群多元化的發展,擴大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