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早前宣布將調升七個公共停車場的泊車收費,旋即引起坊間激烈討論,至今仍有聲音質疑,泊車費加價的依據。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8)日列席立法會口頭質詢會議時表示,不同意「加價」的表述,強調是「調整」收費,又指消費者不會同意加價,故無需要諮詢市民,但他補充指,目前只調升了一個公共停車場的泊車收費,其餘六個停車場何時調整收費仍在研究,強調會聽取社會意見。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輕軌東線預計2028年建成,2029年開通使用,而因應本澳獲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管轄拱北口岸東南側V形地,輕軌東線關閘站位置會盡量接近至關閘口岸,東線關閘站建設必定超支和超時,政府亦會研究青茂口岸設站。他又稱,新增電子支付「二維碼」涉及需要更換輕軌線所有閘機,形容「好困難」,故短時間內「做唔到」。此外,羅立文還表示,現在的公交政策以「輕軌為主、巴士為輔」。
有議員昨日就往來港澳車輛配額及便利兩地往來通關提出口頭質詢,問及政府會否再增發澳門私家車往來港澳常規配額?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應指出,一定會與香港持續商量增加往港車配額,但現時已發出的7,000多個澳車往港配額,每日實際往港的車輛僅5%,即每日僅300至400輛車往港,坦言「搶額的人多,用的少」。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昨日列席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時稱,六間綜合度假休閒企業會因應不同節慶為主題,在其負責的歷史片區舉辦多元的藝文活動,豐富本澳特色文旅體驗。文化局亦會就企業提供的活動方案與各政府部門、坊會、商戶等召開協作會議。她又強調,特區政府與六間綜合度假休閒企業活化歷史片區的合作模式屬嶄新嘗試,將持續檢視及優化合作機制,確保活化規劃有效落實,發揮更大社會效益。
隨著琴澳融合日益深化,以及「澳車北上」掀起熱潮,早有意見希望開放橫琴單牌車入粵。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律事務局局長鍾穎儀透露,該局正研究「澳門新街坊」業主的本澳單牌車行駛到廣東省其他區域的可行性,並繼續進一步優化通關模式,藉此進一步推進琴澳要素便利跨境流動。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昨(8)日表示,為促進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域的有效管理,配合《海域管理綱要法》之實施,已透過第2/2024號行政長官批示,公佈最新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岸線圖》,更新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海岸線。
旅遊局於本月一日起與提供來澳客車服務營辦商合作,提供由香港國際機場直達澳門免費直通巴士車票優惠,鼓勵訪港之國際及台灣地區旅客延伸行程至澳門,從而進一步拓展國際客源。民眾建澳聯盟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北區社諮委陳茵茵表示,支持當局推出跨境聯動式的旅遊優惠引客來澳,但建議當局應為旅客提供便捷獲取具體優惠詳情及使用細則的渠道,以免有意訪澳旅客因“不知情”而錯過優惠,或因事前查詢詳情過程繁複而取消訪澳念頭,影響當局推出優惠的成效。
2024開局好年, 去年全年博彩稅收達到1800億元, 旅客入境數字達2823萬人次, 平均每天約7.7萬人次, 媒體報到去年的入境數字已達2019年七成的數字. 在旅遊項目的數據來看, 澳門的1+4 項目中, 在文旅及會展範疇已經追返從前, 再加上其餘三個大方向在今年發力, 希望能把疫後經濟推動一起, 把各行各業的實體工作帶動上正軌, 雖然旅客銷費模式不比從前, 但在市場調節下一定會有人歡喜有人愁, 從今年的數字來看旅客入境應該會持續上升, 但訪澳旅客的留澳時間有縮短了到1.3日, 所以若是商務旅客的留澳時間應該會多於二天以上, 所以在會展力度是可以加強推進, 而近年提升的演藝事業亦是留旅客在澳的好節目, 促多元經濟發展小不了的一個元素.
本澳目前樓齡超過30年以上樓的舊樓逾4,000棟,為保固樓宇質量、提升居民居住質素、避免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近年政府透過修訂一系列法律制度,包括有關樓宇工程質量保證、保養維修義務、升降設備安全和解決滲漏水等方面的規定,透過這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法律,推動居民重視維修、保養樓宇和設備的工作,保障住戶和公眾安全。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資料顯示,本澳2023年首三季新生嬰兒共2,751名,與往年相比減少452名,而出生率亦從2012年開始呈現總體下降趨勢,去年全年出生率降至6.4‰,創1985年有記錄以來新低。少子化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加劇,將嚴重影響澳門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