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後,今年11月8日至9日,粵港澳三地將再次攜手在廣州舉辦2023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廣東省省長與香港、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將作主題推介,三地一起宣介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的開放創新舉措和重大政策利好,全面展現大灣區的雄厚實力和發展潛力,與全球投資者共用粵港澳大灣區投資機遇和發展紅利。
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到位,邁為技術珠海半導體裝備產業園一期廠房主體近日正式封頂,建成後將打造成國內頂級半導體高端裝備產業基地、資源基地。
從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0月12日,廣東實有個體工商戶突破1,000萬戶,同比增長12.46%。今年以來,廣東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48.66萬戶,同比增長32.22%,為近五年最高值。
為推動歷史片區活化工作,加強文化資源轉化利用,使片區發揮牽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的作用,盤活社區。特區政府多個部門聯同新濠博亞(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進「內港23號及25號碼頭活化計劃」。新濠指將從八個方面進行考量活化,會在該區域設立內港市集、引入禮物及手信商店、設立旅遊資訊中心、開設書店、開設擁有海景的茶座和咖啡廳、預留空間開設文創及特色商店、建築物頂部開設私人平台、設立「打卡」平台。
澳門海傍、海邊街區坊眾互助會副理事長李仲言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除了活化23號及25號碼頭外,周邊的碼頭是否也可以同時進行活化,以及未來整個碼頭的發展,碼頭保留航運、漁業、倉庫等,目前仍然具有功能性正在運作,加上內港碼頭還可以通關,旅客可以經水路來到內港碼頭一帶,方便旅遊。旅客可以以步行形式遊玩各個景點、福隆新街步行區以及媽閣塘片區,這樣真正做到旅客以步行形式遊覽澳門歷史城區,這樣也可以減少關閘口岸及青茂口岸的通關壓力。
對於內港兩個碼頭活化計劃,群力智庫副理事長徐承康、群力智庫政策研究部委員李仲言表示,首要任務是著手改善內港水質環境,落實海洋保育的工作,皆因內港偶有臭味問題,尤其是計劃開設坐擁海景的茶座和咖啡廳,倘內港的異味未獲徹底解決,不利本澳的旅遊形象。
隨着澳門恢復全面通關,澳門特區政府持續進行內地線下旅遊推廣工作。「福建•廈門澳門周」大型路展活動將於10月26至30日在廈門市思明區中山路步行街舉行。作為今年第三站「澳門周」,活動將透過大型路展、光雕表演及美食推廣等,向廈門居民宣傳澳門多元「旅遊+」元素,吸引內地旅客到澳門旅遊,體驗下半年精彩節慶盛事,拓展內地客源。
新城A區B8地段公共房屋設計連建造工程於10月17日在公共建設局進行公開開標,共收到11份標書。項目爭取明年第一季動工。
也許不是很多人知道,但是每年都有這麼一天,是紀念「失敗」的日子。在被譽為教育最成功的國家芬蘭,就從2010年起將每年的10月13日定為「國際失敗日」(Day of Failure),每到這一天,芬蘭人都會鼓勵全世界人民「自曝己短」,釋放自己內心的壓力,擺脫對於失敗的恐懼。 這個節日最早由芬蘭百年名校Aalto大學的創業社團創立,一開始只在大學中流行,旨在鼓勵大學生們勇敢冒險、積極創業,但學生們對「失敗」的有趣解讀,很快俘獲了芬蘭網友們的心。
特區政府昨(16)日上午正式公布政府長者公寓租金及評分準則,根據批示,長者公寓使用費按單位所屬區域及樓層訂定,其中四樓至21樓,每月使用費介乎5,410元至6,370元,22樓至37樓每月5,670元至6,680元。首759個供選擇的單位,在首次簽訂協議生效期內,使用費按原價八成計算,保證金金額相當於兩個月使用費。消息一出,引起外界質疑定價過高,社工局局長韓衛表示,長者公寓定位是提供予具有一定經濟能力的長者,租金釐定需要符合市場準則,不能與市價相差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