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佈局大賽前(14)日在廣州南沙正式啟動。本屆灣高賽由廣東省巿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廣州市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知識產權署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共同主辦,舉辦時間為2023年8月至12月,將於廣州市舉行初賽、複賽和決賽。
《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五年規劃》諮詢文本出爐,澳門酒店協會會長王淑欣表示,今次的規劃諮詢文本提出的措施,將有助於推進旅遊+融合發展,提高澳門旅遊業的競爭力和吸引力,豐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促進澳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澳門心理學會在澳門基金會的支持下,本月5日、6日成功舉辦「接納與承諾 治療(ACT)進階培訓證書課程」。這次培訓特地邀請了富有臨床經驗的張本聖博 士和大家進行學術交流和分享。
農曆7月盂蘭節將至,按照傳統習俗,不少市民會「燒街衣」祭祀。市政署將於8月16日至9月4日(農曆7月初一至二十日),於全澳各區設約290個燒衣桶,方便市民焚燒冥鏹。市政署提醒市民,在祭祀時應保持環境清潔及注意安全,違者可被檢控。
佔用公共地方或空間建造非法工程,會影響逃生,阻礙火警救援。特區政府持續打擊非法工程,「非法工程跨部門常設拆遷組」昨(15)日採取行動清拆祐漢一天台僭建物。
疫情三年來,本澳從熙來攘往到歸於平靜,不少市民已經習慣安靜的生活,甚至開始有點想念過往的熱鬧。根據數據,2020年至2022年三年來,訪澳旅客量總計只有1,930萬人次,到今年,光是上半年,訪澳旅客量已有1,164萬人次,而且預計下半年旅客量還會更多。
澳門經濟學會周一發布最新一期經濟景氣指數報告,指本澳6、7月各項指標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趨勢,日均訪客量持續恢復,帶動日均賭收恢復至疫情前近七成水平。暑假以來本澳迎來旅客高峰,加上下半年節情活動較多,預計未來三個月景氣指數持續回升,持續「穩定」向好。
本澳多項重大工程開展,除為交通帶來不便外,因工程需移除的樹木也成為關注焦點。日前筷子基北灣泵站箱涵渠工程,令俾若翰街兩邊的樹木遭到移除。有議員關注多項公共工程開工對街道周邊樹木及綠化帶來的影響。市政署回覆議員時表示,待筷子基北灣泵站箱涵渠工程完工後,將在該處興建超2,000平方米面積的濱海休憩區。
立法會一常會昨日續審《汽車登記制度》,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列席會議。主席李靜儀、秘書宋碧琪會後引述政府表示,政府希望汽車和電單車一體化登記,但未有具體推行的時間表,主要是考慮到汽車登記屬公示登記,電單車則是行政登記,若一體化需考慮人員培訓和適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