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故有問題時可影響體內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等功能。經常讓不孕患者通過驗血後,可發現原來是內分泌異常,而「甲狀腺疾病」是其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當中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是臨牀非常常見的甲狀腺疾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身體會產生抗體攻擊甲狀腺組織,導致甲狀腺持續發炎,多見於30至60歲的女性,有研究指出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5到10倍。
在五年規劃的會展、商貿、文創發展,有提及很多未來的發展目標,多元產業的發展,本會亦感覺文本內容也很附合未來產業的發展所需,擴大中葡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大部份的中小企業對中葡平台的慨念十分薄弱及欠溝通,特別在文創工作中沒有太多交流,建議加大力度向中小企業推動葡語平台在文創領域的溝通及擴大文創產業市場營銷的渠道。
油煙問題,在本澳的社區,特別在舊區當中長期存在,影響居民的生活和健康。政府曾於2020年回覆本人表示,關注相關問題,並將出臺政策措施加以解決。然而,本人在落區時,仍有不少舊區居民向本人反映,由於區內橫街窄巷,空氣流動性差,加之部分餐飲場所和外賣店,未能對油煙作出妥善處理,油煙直接吹向途經的路人,直接飄入鋪頭樓上的住宅。對空氣較為敏感幼兒和長者,每日呼吸充滿油煙味的空氣中,經常出現咳嗽等症狀,感到十分不適。長期以往,除了影響健康,居民的窗邊和屋簷,都沾滿黑色油泥,極不衛生。亦有唐樓的低層住戶指出,由於受到油煙困擾,被迫長年禁閉門窗,住宅不能與戶外換氣。
隨著疫後政策放開,旅遊局隨即密鑼緊鼓開展一系列宣傳及推廣,務求盡快將旅客吸引來澳!依照中國旅遊研究院日前公布《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遊大數據報告》中內地出境旅客總量統計,顯示上半年澳門居於內地出境旅遊目的地首位。而據統計暨普查局的數據顯示,本澳海外旅客量亦持續增長,證明旅遊局的工作成效達到!
澳門上周六單日錄得入境旅客突破過去3年半以來的記錄。在中國旅遊研究院日前公佈的《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遊大數據報告》,也指出今年上半年,澳門位列內地旅客出境的旅遊目的地首位,大幅超過香港和台灣。澳門能有如此佳績,確實離不開政府和業界的通力合作,除了多次親身到外地採取多元渠道宣傳澳門,推出一系列的旅遊優惠外,新酒店及娛樂場,多項大型活動,特別是演唱會等,也是澳門吸引內地旅客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見,澳門確實有個人的獨特吸引之處,上述成績也為澳門持續採取經濟適度多元,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的進程中留下了亮麗的一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數據顯示,每年有數百萬人直接或間接死於煙草導致的危害。經過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多年來的共同努力下,控煙工作有一定成效;現時不少公共地方尤其是室內場所已經實施禁煙,去年通過修法落實全面禁止電子煙的措施,社會也希望當局能夠推進下一階段的控煙計劃,推動本澳成為無煙健康城市;尤其是按照每三年編製一次的控煙跟進及評估報告的建議不斷完善措施,包括致力保護未成年人避免接觸煙害。
行政長官賀一誠上周五(11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就社會關注議題回答議員提問。其中民生問題是提問重點。賀一誠表示,估計明年依然是財政赤字,並稱博彩收益需達到2,300億元才有可能實現平衡預算,但強調民生開支一分錢都不會少,不過就沒有條件再推出普惠措施。對於特首的說法,有議員直言,政府應站在小市民角度看問題。
行政長官賀一誠8月11日在立法會全體會議上表示,政府推出「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著重引導,需要市場主導方能更好迎合發展所需,達到經濟多元的目標。他又強調,澳門和橫琴有充足土地支持產業發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