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粵港澳三地疊加優勢,挖掘釋放大灣區旅遊發展巨大潛力,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與香港旅遊發展局、澳門旅遊局共同召開第83次粵港澳旅遊推廣機構會議,決定聯合推出新一批十條大灣區「一程多站」精品線路。主要包括人文歷史遊、世界遺產游、遊學交流遊、海絲探秘游、科技創新游、海島游、美麗鄉村游、健康養生遊、休閒美食遊、尋根問祖遊。
《澳門特別行政區藥學技術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藥品零售單位執業備案管理規定》及其配套實施文件《澳門特別行政區藥學技術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藥品零售單位執業備案辦法》於昨(1)日正式生效。同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藥品安全社會共治系統跨境執業備案子系統(以下簡稱系統)已正式上線。
隨著「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的落地實施,開車「北上」已經成為港澳居民的生活日常。據統計,截至7月30日,完成「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的備案駕駛人已超三萬人次、車輛約2.4萬輛次,其中「北上」的澳門備案車輛佔澳門私家小汽車的四分之一。
《澳門特別行政區醫療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管理規定》(下稱《醫療人員管理規定》)及《澳門特別行政區藥學技術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藥品零售單位執業備案管理規定》(下稱《藥學技術人員管理規定》)是經珠海市第10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4次會議於今年5月26日審議通過,並於昨日(8月1日)起實施。兩個新法是深合區繼第一部綜合性法規《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後出台的第一批專項法規。
執業滿兩年的15類澳門醫療人員,2023年8月1日起經註冊並取得執業證書可在橫琴粵澳深合區執業。當局出台《澳門特別行政區醫療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管理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藥學技術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藥品零售單位執業備案管理規定》,獲得了澳門醫療業界的一致認同,他們認為政策能夠促進兩地醫療人員的交流與合作,並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
「醫療補貼計劃優化使用方案」昨(1)日起實施,居民可憑「電子身份」在560間醫療診所使用醫療券,方便居民無需出示實體身份證也可使用醫療券。醫療診所人員透過手持設備掃描「電子身份」二維碼後,便可確認當事人身份,以及扣減所需的醫療券金額,居民亦可在「一戶通」上查看醫療券餘額及轉移醫療券。
土地工務局昨(1)日公布,今(2023)年上半年開立涉及非法工程的卷宗541個,同期自願清拆個案35宗,因進行非法工程的罰款共有6宗。局方歡迎市民自願清拆,而打擊工作會持續進行,一旦開立卷宗會跟進到底,違法人不要心存僥倖,應主動配合政府,合力消除非法工程,共同營造樓宇良好的居住環境。
自疫情緩和恢復正常通關以來,本澳再度恢復旅客絡繹不絕的盛況,但伴隨而來的是各項社會問題再度浮現,除了娛樂場周邊罪案增加、詐騙案維持高發之外,旅客與市民之間的關係也受到許多挑戰,其中最為本地居民詬病的,就是旅客拍網紅照而影響治安的問題。
立法會昨日舉行全體會議進行多項議程,細則性表決通過《金融體系法律制度》,為未來澳門金融業的發展提供穩健基礎。當局指法案主要達致四個目標,包括優化制度配合金融業發展、完善監管要求,加強與國際監管標準接軌、優化及簡化行政程序、加強對非法金融活動的處罰。當局相信該法案將有助於令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金融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醫學輔助生殖技術》法案昨(31)日在立法會全體會議上獲得細則性通過。多名議員關注現正提供醫學輔助生殖技術的診所,以及診所內保存的1.2萬個胚胎,若之後診所沒法再提供相關技術,是否可以獲得賠償,以及現存逾萬胚胎的後續處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