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和神戶有兩所私立大學近日宣布將停止招生,並且決定在所有學生畢業後會關閉學校,原因是兩所大學去年的入學人數為招生名額的不足六成和四分之一,報導指今年日本18 歲人口目前只有110 萬人,比30 年前減少了近一半。
隨著本澳通關復常,整體交通面臨不小壓力。當中東方明珠㘣形地和A 區的交通最受居民關注。雖然A 區暫未有居民入住,卻是前往港珠澳大橋澳口岸的必經之路。早晚高峰時間和節假期間,進入A 區的通道經常塞車,當中與出境車輛通關不暢,以及A 區的道路設計和規劃不周有關。
統計局公布,到2041 年澳門長者比例達25%,預示澳門未來有為數不少的銀髮族。未來2、30 年,將有一批年僅60 的高學歷的銀髮族教師退休,當中部份是有心有力,希望繼續再就業。近年,政府在學校和社區推動國安、中國傳統文化和普法的教育,估計越來越多的工作量落在現職教師身上,在一定程度增加現職教師的工作重擔。
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在此提前向全澳居民送上節日祝福與問候,感謝所有在職場與家庭上努力勞動者。特別是無數婦女在兼顧家庭與工作責任的同時,充分發揮柔性智性與巾幗力量,在家庭、社會、經濟上擔起「半邊天」作用。
在各種社會綜合因素及疫情疊加影響之下,澳門的出生率近年呈下跌之勢,出生率持續向下,新增人口不足,老齡化加劇,社會各界均受影響,而教育領域更是首當其衝,不少學校面臨收生不足的壓力。
近年受疫情、經濟下滑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市民生育意願下降,出生率連續幾年下跌,去年更跌至6.4‰,是1985 年有記錄以來的歷史低位。出生率下跌造成生源減少,可能影響本澳學校發展。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邀請教青局非高等教育廳廳長張子軒、中華教育會副會長王國英、前線教師胡杏珊,與公眾探討出生率對教育的影響。
澳門大學連接橫琴口岸通道橋項目琴澳兩側橋樑完成合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