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柬埔寨法院特別法庭周日(4日)證實,前赤柬(紅色高棉)副總書記、號稱赤柬二把手的農謝(Nuon Chea)4日傍晚在金邊的高棉蘇聯友誼醫院去世,終年93歲,但沒有提及死因。 農謝是1975至1979年統治柬埔寨的赤柬政權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領導人波爾布特。在赤柬的極端統治下,波爾布特、農謝及前赤柬國家主席喬森潘聲稱要建立共產主義的烏托邦,將城巿居民全部趕到農村。四年血腥統治期間,導致約200萬柬埔寨人死於過度勞動、飢餓、疾病和處決,死亡人數幾乎是當時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一。 農謝被認為是波爾布特的左右手,主導策劃、唆使及推動大屠殺,於2007年被捕。由聯合國支持而成立的柬埔寨法院特別法庭,2014年及去年先後裁定農謝與喬森潘違反人道、種族滅絕、宗教迫害、謀殺及虐待等罪名成立,判處終身監禁。 但農謝始終拒絕認罪,亦沒有為其罪行表示後悔。他2011年在法庭上作供時曾說:「我不要下一代人誤解歷史,我不想他們相信赤柬是壞人及罪犯。」農謝並聲稱,亂葬崗發現的柬埔寨人屍體,全是越南所為。隨著農謝去世,現年88歲的喬森潘成為唯一在世的前赤柬領導人。
俄羅斯海上核電站「羅曼索諾夫院士號」(Akademik Lomonosov)4 日正式啟航,將沿著北海航行約6,400公里,預計月內抵達北極圈內城鎮佩韋克,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電力與熱能,亦有助於開採楚科奇藏量豐富的礦產。但環保團體質疑其安全性,憂慮1986 年「切爾諾貝爾」核災可能重演。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羅曼索諾夫院士號」是世界上第一座浮動核電站,由俄國國家原子能公司花近20年時間建造,船身長144米,能抵擋冰山撞擊和七米高的海浪襲擊,輸出的電力更可供給十萬戶家庭使用。但綠色和平組織批評海上核電廠根本是「鐵達尼號」,或是冰上「切爾諾貝爾」。對此,「羅曼索諾夫院士號」首席環保工程師伊利明古指出,不應將「羅曼索諾夫院士號」與「切爾諾貝爾」相提並論,「切爾諾貝爾」反應堆發電量為4,000兆瓦,前者兩個核反應堆分別只有35兆瓦發電量,加上在北極海域運作,有足夠水源作冷卻用途。
美國24小時驚傳兩宗大規模槍擊案,一名白人槍手3日闖入德州西部邊境大城啊帕索的一間沃爾瑪連鎖超市大開殺戒,至少造成20人死亡,另有26人受傷,死傷者中包括九名墨西哥人。警方到場後,在沒有開火情況下拘捕槍手,媒體指他跨越1,000多公里距離到此殺人,警方正朝針對少數群體的「仇恨犯罪」方向偵辦。德州州長阿博特指是「德州史上最血腥的一天」,未料數小時後,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岱頓鎮亦發生槍擊,造成九死16傷,槍手已被警方擊斃,是24小時內的第二宗大規模槍擊案。
日韓間的貿易爭端愈演愈烈,韓聯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韓國政府和軍方考慮月內在日韓爭議領土獨島(日本稱竹島)舉行防禦演習。 報道指出,該項演習原計劃於6 月進行,韓方因顧及韓日關係而一直推遲演習,但日韓因二戰時期日本強徵慰安婦與徵工的歷史爭議擴大為貿易戰,日本上月開始限制對韓出口三種核心半導體材料,本月2 日再將韓國移出簡化出口手續的「白名單」後,韓國政府和軍方認為,在這種形勢下不應再推遲獨島防禦演習。(互聯網圖片)
計劃赴英旅遊的民眾必須注意,據英國《鏡報》報道,英國倫敦希斯路機場4,000名員工要求改善薪酬,4日與機場資方的新一輪談判破裂。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員工已否決資方提出的在兩年半內加薪7.3%的新薪酬方案,88%員工選擇罷工。聯合工會表示,如果罷工進行,有2,500名員工不會去上班。機場方面試圖把受影響的班次降到最低,已預先取消5、6日兩天的177航班。屆時安檢時間恐將拉長,機場方面建議旅客提早到機場。(美聯社圖片)
波斯灣緊張局勢持續升級,據伊朗國家電視台4日報道,伊朗在波斯灣扣留一艘外國油輪,指該油輪向阿拉伯國家走私燃料,船上七名船員全遭拘捕。這是伊朗第二度指控外國油輪涉嫌走私,上月13日伊朗以相同理由扣留了巴拿馬籍「MT Riah 號」油輪。 官方伊朗通訊社(IRNA)引述革命衛隊的聲明報道,這艘油輪當時載運70萬公升的走私燃料,在法西島附近被扣押,目前油輪已被移送到伊朗港口城市布什爾,走私的燃料也已依司法管轄權移交給相關當局。(法新社圖片)
全球市場屏息以待的「靴子」終於落地,美國聯儲局(Fed)十年來首次做出減息決定,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但美股反應未見利好,不升反跌,美元和美債同樣反常走高,皆因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表態「不夠鴿」,市場視今次為「鷹派減息」。總統特朗普亦炮轟鮑威爾「令人失望」,令聯儲局和鮑威爾進一步決策時恐面臨更大壓力。而美股震盪、美元強勢,不利於特朗普打中美貿易戰,他出手干預匯市、掀起貨幣戰的機會恐怕正在提高。
美伊緊張關係顯著升級之際,美國周三(31 日)宣布制裁伊朗外長扎里夫,措施包括凍結他在美國境內和海外屬地的所有資產,且禁止美國人與美國企業等機構和他有任何往來。扎里夫亦不得進行跨越美國邊境的國際旅行。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美國財長姆欽和國務卿蓬佩奧都指,制裁扎里夫是由於他執行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破壞區內穩定的政策,美方藉此發出清楚訊息,表明德黑蘭政府近日的行為完全不可接受。至於扎里夫的外訪問題,包括到紐約出席聯合國會議,華府將逐次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向他發出簽證。 扎里夫推特回應說,美國將矛頭指向他,因為他是伊朗「在全球的主要發言人」,強調美方制裁措施對他個人及家庭,沒有任何影響,因為他在伊朗以外,沒有任何資產和利益。扎里夫又笑言,「感謝」美國將他視為如此大的威脅。
朝鮮周三(31日)清晨發射兩枚飛行物,韓國軍方研判為短程彈道導彈,但朝中社昨(1)日報道稱最高領袖金正恩當天視察了「新型大口徑多管導向火箭發射系統」的試射,與韓軍的判斷相左。報道並指,金正恩對試射感到滿意,認為新系統將對目標軍隊造成不可避免的壓力。 對此,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接受「福克斯財經網」訪問時表示,金正恩進行有關試射,並未違反其向美國總統特朗普做出的有關洲際彈道導彈的承諾,但平壤方面尚未表示何時要重啟工作層級的無核化談判。(法新社圖片)
據英國《鏡報》報道,波蘭南部靠近捷克邊境的小村莊「Miejsce Odrzańskie 」,竟然連續12年沒有男嬰出生,性別比例嚴重失衡,村長Rajmund Frischko苦惱不已,因而宣布若有夫妻順利生下男嬰,他將會準備貴重的大禮作為獎賞。 據悉,村莊300位居民多數是女性,當地志願消防隊都由女性組成。消防隊負責人Tomasz Golasz表示,他十多年前到這裡娶了當地女孩為妻,結果還是生下兩個女兒,「我很想要個兒子,但這個願望在這幾乎不可能實現」。(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