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拉士道路擴闊為三線道

將刪走近百泊車位

交通局將於本月施工,將慕拉士大馬路往漁翁街方向的路段擴闊為三線行車道,並刪走街道近百個電單車及私家車泊車位。昨(7)日當局派代表與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舉行會議,會上表示該工程預計將於4月完成,當局又考慮在完成工程後,於不影響行車情況下劃設夜間泊車位,但未有提供確實的泊車位數目。 據交通局向社諮委介紹工程內容,當局計劃取消慕拉士大馬路激成工業中心、龍園麥當勞附近約12個輕型汽車車位和長60米的電單車車位(即約80至90個電單車車位),以騰出空間,在慕拉士馬路往漁翁街方向的路段擴闊為三線行車道。當局預計工程有助提高行車速度,道路會增加每小時800輛車的流量,有助緩解龍園一帶交通堵塞問題。 社諮委於會後總結時表示支持當局的做法。其中委員高岸峰表示,隨著慕拉士發電廠公屋項目和望廈社屋第二期工程於未來落成後,預見該區交通將進一步惡化,有必要及早改善該區交通。 有社諮委指出,許多市民擔憂工程令泊車位減少,影響附近區域的車位供應,希望當局於工程後設法增設更多泊車位緩解民困。社諮委許樂敏建議,當局應加強宣導駕駛者使用附近望善樓及望賢樓兩個公共停車場,並研究因應不同地區停車場使用率差異,將使用率較低的停車場收費降低,或考慮將停車場夜間泊車時段調整為晚上6 時至翌日上午8 時,以鼓勵更多市民使用公共停車場。

08/03/2019
23972

積極檢討《家暴法》真正實現「零容忍」

去年發生的嚴重家暴案受傷女子被用滾油及鏹水重傷致盲,圍繞《預防及打擊家庭暴力法》的討論再次回到公眾視野。《家暴法》 2016年10月5日生效,至今踏入第三年,進入檢討期之際,立案數字及最終入罪數字差距甚遠引發社會關注。有聲音認為社工局和執法部門對家暴罪定義有不同理解,致不少被社工局定為家暴的個案在轉交執法部門後,卻未能以家暴罪立案。當局一向強調對家暴零容忍,但是更應檢討《家暴法》定義及執行成效,並配合以更實際行動震懾施暴者及保護和支援受害者。 據社工局數據顯示,《家暴法》生效27個月以來,社工局接獲通報逾5,000 多宗,除去重複通報,實質個案數字約4,000 宗,排除家庭糾紛等個案,最終確認為家暴個案有201 宗。但警方數據顯示,自2016 年法律生效至去年底,涉家暴立案共計279 宗,以家暴罪被檢控個案僅有19宗,也意味著社工局確認的其餘過百宗家暴個案施暴者未能依,《家暴法》懲治。雖然警方表示,不以家暴罪處理並不代表沒有保障家暴被害人,但是間接減低了《家暴法》的震懾作用。 就立案和入罪數字差異,警方解釋指考慮揭發隱性個案,並以最嚴謹、最高階的循家暴方式調查,確保懷疑施虐方必須接受調查。但對構成家庭暴力犯罪的要件理解上各有不同也是事實,一定程度也是影響社工局及執法部門對家暴案的判斷。家庭暴力罪條文中規定「對與其有親屬關係或等同關係的人實施身體、精神或性的虐待者,處一年至五年徒刑」。但實際執行中,入罪的要件卻要包括傷害行為「多次」且具「持續性」。 誠然除了家暴法之外,還有其他法律保護家庭關係中的受害者。但是同一法律的不同解讀且導致不同結果,也似乎不太合理,恐對有施暴傾向者震懾力不足,也會令受害者信心不足而不敢舉報,間接變成隱性個案。而且經社工局確認且未依《家暴法》入罪的的其餘個案,後續如何?有無其他追蹤和跟進機制,都無從知曉。冀望當局趁今年檢討,釐清以上問題,並加強宣傳,配合預防、保護、處罰及修復措施,積極預防及打擊家庭暴力,構建和諧社會。

08/03/2019
70888

配套滯後 大橋作用難發揮

梁少培:加速建設 完善周邊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梁少培在全國政協會議提案,指港珠澳大橋去年10月通車後,車流稀稀落落,這樣下去,不但大橋在20、30年內難以回本,連日场運能否收支平衡也令人憂心,認為有必要加速建設及完善周邊配套,使大橋更實實在在地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發揮連接作用。 提案指出,在人流方面,港珠澳大橋符合澳門當局每日40,000人次的預期,然而車流量卻與預期相去甚遠,交通局曾預計每日有4,000架次車輛經大橋來往澳門,但實際上日均僅800架次,「有人流沒車流」情況,在港珠澳大橋其他口岸亦同樣出現,原因之一是港澳兩地城區對外來車輛承受能力有限,以配額限制流量;同時亦與大橋先天設計後天硬體配套未能配合有關。 硬體配套設施滯後建設,導致未能充分發揮大橋對澳門的作用。原本期望通過大橋與香港國際機場接駁,吸引更多國際客源到澳門旅遊,惟港府擬建設接駁大橋香港口岸和香港機場的封閉行車道,要在2020年才動工,現時,甚至連澳門往返香港機場的接駁巴士也未投入服務。港珠澳大橋香港落腳點遠離市區,有意從香港市區來往澳門人士仍會選擇航線種類和班次較多的海路。 盡快增加跨境私家車配額在物流通達方面,更是十劃未有一撇,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物流中心至今未招標、建設,導致貨物運輸無法通達,口岸的貨車流量為零,根本無法達到通過與香港機場的接駁發展物流、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目的,認為除上述提及的澳門口岸物流中心、香港口岸至機場封閉行車道、澳門往返香港機場接駁巴士等配套設施需加快建設、投入服務外,香港口岸應盡快建設境外車輛停車場,讓更多澳門及珠海車輛能夠上橋,粵港珠三地政府亦有必要盡快增加跨境私家車配額、降低入場門檻及配額費,盡量減少行政手續,最大限度地減省公眾申請配額時間,為粵港澳三地居民通行提供方便。 提案建議為了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合作與發展,港珠澳大橋甚至可以升級為「粵港澳大橋」,深圳正謀劃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若然成事大橋將東連香港和深圳、西接珠海和澳門,與深中通道相輔相承、優勢互補,提升大橋效用,連接大灣區城市群,也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

08/03/2019
30941

基建工程「僧多粥少」

95%公司未能承接

由澳門建築師協會、澳門工程師學會、澳門工程顧問商會、澳門建築置業商會等六社團組成的澳門建築業發展關注小組,昨日(7日)下午在工作報告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建設發展辦公室、土地工務運輸局、運輸基建辦公室三個部門工程,由2014年的16%公司中標下降至2019年只有5%公司中標,意味著有95% 公司是未能承接上述三個部門的工程。 澳門建造商會秘書長羅志豪認為,現時「僧多粥少」情況下,難以保持本地工程師、前線工人等工作權益,建議當局在投標基建項目時,推出相應政策以惠及本地的業界持分者,令本地業界具備條件與外來設計及施工團隊在較相對公平的狀況下進行競爭和合作,同時建議在新城A區的發展規劃適度將部分項目分拆細化調整,配合本地業界的營運規模,提供機會予本地業界參與規劃、設計以至承建,發揮本地業界在傳統中、小型項目的經驗及優勢。 另外,澳門工程師學會會長胡祖杰表示,過往私人發展項目的審批和驗收程序由於涉及跨部門工作,且建築圖則法令的複雜性導致各人理解不一,因此工務部門正籌備統一的建築審批的中文譯本,預計今年內可推出予業界共同使用,屆時業界設計規範及政府的審批規範將會一致,藉此減少雙方誤解且能加快審批程序。

08/03/2019
28531

交通運輸業總工會訪治安警

促嚴打「過界過職」司機

澳門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多名代表與立法會議員李靜儀、梁孫旭、林倫偉及李振宇,昨日拜訪治安警察局交通廳,獲治安警代副局長黃偉鴻接見。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代表促請當局與其他部門共同合作,透過完善法律法規和加重刑罰等措施,結合主動執法,從源頭打擊過界司機。 議員李靜儀稱,法律規定僱用黑工屬於刑事罪行,而聘用外僱過界、「過職」工作,則僅屬違反《聘用外地僱員法》的行政違法行為,只會科處5,000至10,000元罰款,阻嚇力有限,令某些僱主心存僥倖以身試法。她引述治安警的資料稱,有關非法司機工作的情況,去年共發現78宗, 今年1至2月有19宗。她認為,過職及過界司機是否刑事化,需要社會討論。 工會指出,多年前行政當局曾經就完善法律、打擊非法工作提出多項具體建議,包括罰金大幅提高等等;而且曾經成立「杜絕非法工作跨部門工作小組」,由勞工局、工務局、治安警察局及法務局的人員共同研究,以體現政府對打擊非法工作的決心,無奈此後石沉大海,未有具體落實。鑑於早前氹仔發生的致命交通意外也屬過職司機,工會促請有關當局從源頭透過修法來加強執法力度,加強前線執法人員的懲處效果,打擊非法司機工作亂象。

08/03/2019
67248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