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澳門70年
14/04/2019
38642
收藏
分享

50年代大三巴

60年代西灣風情

70年代大賽車

70年代茶座

80年代地堡街

當代新馬路

一路以來,「可口可樂」為大家帶來無數快樂時刻及回憶;不知不覺,原來今年是「可口可樂」植根澳門70年的大日子!

為慶祝這個大日子,澳門特別推出了一套6 款“『樂』在澳門70年”「可口可樂」330毫升高罐裝 ,設計分別展示了「可口可樂」在澳門不同年代的足跡及反映當時的生活情景。由50年代至當代,幕幕經典故事勾勒了澳門幾十年來的面貌,細味重温,盡在一罐「可口可樂」!而為慶祝澳門「可口可樂」70歲生日,官方將於4 月中推出「享『樂』賞積分」有獎遊戲,掃描330毫升高罐拉環下的QR Code就可換購禮品,要知詳情即睇下文!

高罐「可口可樂」 回味年代經典故事

6款「可口可樂」,6個澳門故事

6款新裝“『樂』在澳門70年”「可口可樂」高罐,分別以6種澳門地標或經典事件作為設計藍本,讓大家看圖知歷史:

50年代大三巴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最著名的地標,最引人注目的,必定是老房子外牆的手繪廣告畫。澳門「可口可樂」自1949年植根澳門,廣告畫以外國人臉孔突出品牌乃是「來佬貨」,中文標語「最令你神怡」簡潔直接,英文標語則因地制宜換上官方語言葡文「Refresca melhor!」

60年代西灣風

西灣昔日為商船停泊之處,沿岸為住宅區,靜謐悠閒,飽覽澳門最南面一望無際的海灣景致。舊時街頭亦不時出現流動攤販,兜售「可口可樂」和雪糕,讓人們解渴提神。而三輪車是舊時市民最常用的代步工具,車伕踩著三輪車,載著家庭和情侶,一邊喝「可口可樂」,一邊眺望遠方的帆船和漁船,寫意非常。

70年代大賽車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自1954年起首辦,由最初的臨時竹棚慢慢演變至今,成為國際級盛事。大賽車固然吸引,賽道旁的「可口可樂」宣傳品亦十分奪目,當時位於漁翁街與友誼大馬路交界處的巨型「可口可樂」廣告牌和泥樽就最為人津津樂道。該彎道現為「漁翁彎」,當時此處是個露天茶座, 故有「大可樂茶座」之稱。由於形象深入民心,老一輩都索性稱之為「大可樂彎」。

70年代茶座

70年代的亞馬喇前地,建有紀念前總督亞馬留之銅馬像,故俗稱「銅馬廣場」,附近一帶坐落大大小小的茶座,也順理成章地稱作「銅馬茶座」。不少人飯後專程到此乘涼消遣,晚上也是情侶拍拖的熱門勝地。當時一瓶汽水才賣幾角錢,開一瓶與另一半兩份喝,漫遊於南灣美景之間,是上一代的浪漫回憶。

80年代地堡街

隨著嘉樂庇總督大橋落成,連接澳門和氹仔的11號巴士亦開通營運,還曾經以澳門絕無僅有的雙層巴士示人,巴士所途經的地堡街佇立著廣為人知的巨型「可口可樂」泥樽,直至今時今日依然是人們拍照打卡的地標。「可口可樂」泥樽曾經盛極一時,幾乎有餐廳和大排檔的地方都會擺放一支。

當代新馬路

新馬路全名為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早於19世紀初已是澳門的中心樞紐。每逢節日更是張燈結綵,數到當中最奪目的燈牌,「可口可樂」霓虹燈廣告必定榜上有名:廣告牌由50年代出現,架設於前身平安戲院外牆,直至2010年才拆卸,有些人更認為它是亞洲最老的「可口可樂」廣告招牌。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其他消費資訊

相關資訊推薦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