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三伏天中伏

冬病夏治調養身心
27/07/2020
23470
收藏
分享

最近熱到「爆燈」,大暑剛過沒幾天,出街「大汗疊細汗」,脾氣唔好請多多包涵,這可能是「三伏天」在作怪。歎冷氣與飲凍嘢亦易令濕寒聚體,移至秋冬雪上加霜。中醫早有「冬病夏治」之說,日韓亦有類近養生智慧,不妨轉憂為機,調養一番。(文:徐璐 圖:互聯網 )

所謂「三伏」是指一年中最炎熱的期間,常於7月中至8月中,分為初伏、中伏與末伏,今年約7月26日開始進入「中伏」階段。中醫認為人體陽氣旺盛之時扶助正氣,可預防冬末舊病復發,如畏寒、咳喘及過敏等。

三伏天「熱過蒸籠」,注意戶外停留不宜過15分鐘兼及時「補水」。

傳統「天灸」在特定穴位上敷膏藥助改善過敏症狀,此時節療效更顯著。

三伏貼天灸加持

台灣有中醫師表示,三伏貼利用白芥子及生薑等辛溫藥材製成藥餅,敷在肩部和頸椎附近,如大椎、定喘和肺俞等穴位驅寒。另外,皮膚的毛孔在夏天常處於打開狀態,以「天灸」療法敷膏藥,藥力更易滲透,局部皮膚有可能出現發紅和痕癢等刺激,乃屬正常反應。

常有經痛、氣管過敏或腸胃虛寒人士亦宜在三伏天進行調理,唯感冒患者、熱性體質、皮膚過敏者、孕婦及兩歲以下小孩不宜以上方法,有疑惑請諮詢專業中醫師。

韓國人三伏天鍾情人參雞湯「以熱治熱」,滋補不膩,助恢復體力兼養顏。

生薑在煮菜和藥用等方面均有益處,適合常於冷氣環境下的虛寒人士排毒祛濕。

日韓溫補食療

三伏天悶熱潮濕,飲食宜清淡及少貪涼,虛寒人士適時多食生薑、木耳和淮山等助發汗。韓國人以人參雞湯和牛肉湯「抗伏」,再加糯米、紅棗及蒜薑和甘草一起煨煮,這段時期可見店家門口大排長龍,超市雞肉亦會特價出售。鄰近日本亦有在三伏期內以食鰻魚補充元氣。鰻魚具滋陰良效,可為身體深層「補水」。另外,日式醃漬酸梅佐餐和冷烏冬面等亦能開胃醒神。

熱浪侵襲,不少女士喜歡戲水消暑,唯應注意防曬。

飲用南瓜小米粥能養脾胃兼補充流失水分。

作息均衡忌貪涼

三伏天緊記飲品從冰箱取出最好於室溫放置五至十分鐘後才食用,免一時貪涼傷腸胃兼腹瀉,女士不宜多食解暑性涼的西瓜,過後搭配紅糖薑茶或湯水平衡一下,若覺熱氣可用花旗參或菊花泡茶。

另外,平時冷氣要調校至攝氏24.5至26度,忌頸及腰椎當風直吹,洗完頭應盡快抹乾,三小時左右請通風和外出走動。保持恆常運動及盡量少熬夜亦十分重要,此時節鍛煉宜在早上10點前和下午5點後。

三伏天宜做瑜伽伸展等慢運動,助趕炎夏煩悶情緒。

富含益生菌的乳酪是潮流瘦身燕麥早餐主角,助增免疫細胞活性。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其他專欄資訊

相關資訊推薦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