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橋」觀壯麗河景 太魯閣國立公園
13/08/2020
12309
收藏
分享

「燕子口」周邊的河川美景十分壯觀。

從「燕子口」到「」的路段彎多路窄。

古Sir雖然不是台灣在地人,但對台灣充滿獨特情懷。每年都會以不同的形式環台,每一次環台總會帶來不同的體驗。

「慈母橋」橋上的大理石白獅子,有如這座橋的守護神。

太魯閣國家公園座落於花蓮、台中及南投三縣市,是台灣第四座成立的國家公園,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1937-1945)。當中景點「燕子口」可以觀賞「百燕鳴谷」的狀觀景象,從「燕子口」往「慈母橋」進發,沿途可以見到山鑿洞而建的奇岩怪石與尖峰絕壁。來到「慈母橋」,眼前看見一座紅色鐵索橋,以大理石作護欄。從橋上向東望過去,是一片廣闊的大理岩峽谷,視野極為壯觀;從橋上望下去的急流交匯處,旁邊的大理石被河水沖擊成不規則的線條,有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在「慈母橋」東側建有一座「慈母亭」,它的由來,從網路上查閱過後,才知道原來是蔣介石(蔣中正)為紀念母親而命名。

白色大石獅鎮守橋口

而「慈母橋」早在民國79年(即1990年),受強颱風吹襲,加上周邊山洪暴發導致整條橋受損,直到民國84年(即1995年),新橋修復工程完成,橋長136公尺,寬9.9公尺,為斜張鋼橋,它在護欄的設計上也是採用白色大理石,橋頭和橋尾各設有一對白色大石獅。

遊走完「慈母橋」後,開始往台北進發,回程途中會經過全台灣最險要的公路「蘇花公路」,「蘇花公路」是位於台灣東海岸的幹線公路,為省道台9線、台9丁線的一段,在日治時倡議修築原先清代之北路為「臨海道路」,1932年5月正式通車,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改名為「蘇花公路」。公路險要之處就是彎多路窄之餘,亦經常有大型旅遊客運車及泥頭車穿梭往來,加上公路大部分路段沿山邊懸崖建成;有時候每逢下大雨來臨的時候,由於山上的岩石被雨水沖蝕,而導致出現落石情況,過往亦有發生多宗嚴重的交通意外,導致人命傷亡。

因此;行駛這路段必須要格外留神。另外,「蘇花公路」花蓮段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內,其中最聞名景點「清水斷崖」也在此處;可惜因為時間緊逼關係,無法作短暫性停留,欣賞這獨特的美景。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其他專欄資訊

相關資訊推薦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