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出伏」注意!

潤燥抗鬱保養大法
24/08/2020
8815
收藏
分享

秋季宜多外出踱步郊遊放鬆身心,順便響應潮流「STAYCATION」一下。

經歷三伏天後,「秋老虎」開始發威喇!夏秋交替空氣濕度開始下降,易上火兼成「乾燥大軍」,感冒及過敏症狀突襲,面對多重考驗其實無需擔心,在飲食作息方面稍稍改變,再藉助民間智慧靈活調配,便可重拾神清氣爽。(文:徐璐 圖:互聯網)

五大體質點樣分

台灣有傳統醫學科醫師分析,不妨簡單參考一下,保養亦能事半功倍。

白色溫補食物養肺必備,老少鹹宜的淮山排骨湯可成膳食主角。

南瓜籽富含色胺酸,一同食用可緩解緊張感兼助入眠。

水蜜桃性溫兼營養豐富,原是潤燥養陰之選。

白色食物助溫補

港澳地區初秋還是偏熱乾燥易傷肺,五臟中的「肺」對應五色中的「白色」,宜多食蛋白質豐富的白色溫補食物,如魚肉及豆漿等。銀耳雪梨雖亦為潤燥佳品,但虛寒濕體質應謹慎攝取。過敏體質者亦不宜攝取過多寒涼的白蘿蔔和白菜,應著重補氣,可在藥膳中加入杏仁或川貝母等。

另外,適量食用酸味蔬果及柑橘類水果可助津液分泌,減口乾感。女性可適量以熟蓮藕、芋頭等根莖類作主糧,增膳食纖維並助經期後補血氣。

閒時拍打膝窩中央及小腿附近助排毒消腫,Keep住苗條冇難度。

慢運動冥想是瑜伽保健的寵兒,閉目「天馬行空」助減壓抗鬱。

日間宜飲淡鹽水,晚上可加些蜂蜜,集補水與抗衰老雙重功效。

秋季應注意頸部保暖,出入冷氣環境可以披肩或絲巾傍身。

眼周肌膚在秋季可變得更脆弱,多塗眼部精華素護理,像藝人蔡思貝化著「口罩妝」仍能露出迷人電眼。

抒鬱解悶抗疲勞

初秋早上微涼,有些人瞓醒仍十分疲倦,這可能是「秋乏」影響。因暑濕氣困脾胃易四肢乏力,可按兩眉之間的印堂穴提神,若受腹瀉便秘困擾,建議打圈按肚臍正上方約五指距離的中脘穴,助驅「濕滯」。

秋季日照縮短,使血液中調節情緒的荷爾蒙分泌減少,易致憂思。建議多些關注情緒變化,運動時暫時將腦袋「Turn off」一下,徹底舒展身心。另外,這時節亦宜比平時多睡一小時,午飯後盡可能小睡20分鐘「叉電」,晚上宜在11時至1時之間入睡,這時肝膽經開始排毒,有效助消疲勞。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其他專欄資訊

相關資訊推薦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