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需求增

社服界冀增撥資源
16/08/2019
40590
收藏
分享

王媽媽(化名)表示,自己兒子被評為融合學生後,很難找學校。 (古金元攝)

有輕度問題小朋友接受特殊教育後,有可能在正常學校就讀。 (陳嘉俊攝)

社會服務界本周一下午在鏡湖醫院禮堂與第五任行政長官候選人賀一誠舉行座談會,社服界協調小組召集人飛迪華在會上表示關注本澳特殊教育資源不足、特殊人士職場發展缺乏前景問題,希望賀一誠若未來擔任行政長官,政府可以推動物理、語言及職能治療等特殊教育課程,以應付本澳短缺的特殊教育資源。

目前澳門特殊教育體制中,分為「融合教育」、「特殊小班」及「特殊學校」,從學生「特殊」程度上區分,接受融合教育的學生其身心存在障礙的程度為最輕微。《力報》上周五專題報道本澳校園欺凌問題,本報再經了解後發現,被欺凌學生大多數都帶有一些問題,例如情緒或精神上問題,有些更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這些學生在澳門特殊教育體制中被稱為「融合生」。

澳門政府於2006 年頒布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將融合教育推廣至私校。現時澳門正規教育中,提供融合教育的學校有42間,其中33 間為私立學校,公立學校為九間,而現時融合生則有1,297名。

被評為融合生後難找學校

儘管政府設有融合教育機制,甚至有42間學校提供融合教育,但隨著融合生增加,現時融合生學額是否足夠?本報訪問一位融合生媽媽,她曾為兒子尋遍澳門各間學校,只求得到一個學位。

王媽媽( 化名) 的兒子在讀托兒所時,就被老師發現與其他小朋友有所不同,他不會「坐定定」,不時會坐在地上,甚至做出咬鞋等動作。升讀幼稚園後,王媽媽在幼稚園老師的建議下,帶兒子到山頂醫院進行評估:「去到幼稚園一年班發現,兒子開始與其他小朋友不同,他學習都無問題,但有語言障礙,到一年班時還是只能說單字」,王媽媽娓娓道來。

當時王媽媽的兒子就讀的學校並非接收「融合生」學校,「那時候校長向我指出,如果你繼續就讀這間學校,我們不是教育,而是照顧,是幫不到你的小朋友,所以他(校長)勸我們轉校」,王媽媽憶述起當時的情景,倍添傷感。

在經過校長的勸說後,王媽媽開始帶着兒子走遍各間學校,只希望為兒子求得一個「融合生」學位。但這個經歷對王媽媽來說相當痛苦。

拖著兒子 哭求一個學位

「就像在哀求別人,希望他們收容我兒子」,當王媽媽說到「求學」這個經歷時,不自覺哽咽起來。王媽媽向記者訴說,她一開始對「融合生」並沒有太大了解,在找學校時亦沒有太注意,然而當一次又一次被拒絕後,就開始感到沮喪。「十間學校十間都不收我的兒子,自己就像哀求別人收容我兒子似的」,她說著說著,眼珠上的淚水不禁掉在地上。

尋找數個月後,王媽媽最終聯絡教育暨青年局求助,然而一開始仍未盡人意,她說:「基本上定時定候會打給教青局求助,我真的已經很無助,跟他們(教青局)說我真的找不到,想你們來幫忙,但教青局建議我先嘗試找學校,但我真的找不到」。無窮無盡的挫敗感,令王媽媽幾乎想放棄,並感嘆道:「我試過拖着兒子,邊走邊哭,我不知道哪一間學校願意收他」。

經過反反覆覆的尋找,多次聯絡教青局後,王媽媽最終得到局方幫助,為兒子尋得一個「融合生」學位。說起這個經歷,王媽媽感嘆:「如果小朋友被評為『融合生』,教青局應該幫他安排學位,因為『融合生』自己很難找學校,這是真的」。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