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銀行的困局
19/05/2020
8456
收藏
分享
虛擬銀行的困局
虛擬銀行的困局

螞蟻銀行成立剛好一年,作為本澳首家虛擬銀行,期間不但雨點小,雷聲也不大。最近該行公布今年首季收入只有區區90萬元(澳門元,下同),同期開支2300萬元,光從兩個數據看,螞蟻銀行首季虧損2210萬元,若將其年度化,一年就虧損近九千萬元。

螞蟻銀行沒有詳述90萬的收入是從何而來,究竟是利息收入,抑或是其它服務費用;但簡單講,首季收入不足一百萬,可以說銀行幾近沒有收入。當然,開業只有一年,一切尚處於起步階段,暫時難論虛擬銀行的成敗,然而從我們所了解該行的運作,虛擬銀行正陷困局。

理論上來說,虛擬銀行的優點在於沒有實體店,也不用聘請大量的前線員工,從成本角度來看,肯定可以節省大筆開支,省下來的成本,可以直接回匱客戶,最簡單就是將存款利率提高。

此外,虛擬銀行的服務會較傳統銀行來得便捷,大家可以不用跑到街上找銀行開戶,廿四小時全天候提供服務,突破了傳統銀行倚靠門市的規限。同時,因為虛擬銀行使用大數據,以科技操作,能為客戶提供更貼身或更個人化的服務。

然而,經過整整一年時間,存戶最期待的高利息收入暫時未見到,現時該行提供息率只是0.001%,跟傳統銀行似乎沒有任何區別,市民要將資金存入一家新銀行,誘因並不大。

談到便捷性,目前螞蟻銀行的操作還未談得上。由於沒有實體店,市民開戶存錢入螞蟻銀行,要通過別的銀行匯款,部份銀行更要客戶親身往分行辦理匯款手續,這就涉及兩個問題,首先不能在網上處理,平添不少麻煩,特別本澳銀行辦理手續,動輒花個多小時。要經過繁複過程,那跟虛擬銀行所謂的便捷原則背道而馳。

其次,部份銀行的匯款是要付費,存款在螞蟻銀行的利息跟一般銀行沒兩樣,卻要支付匯款手續費,市民平白要付出額外成本,試問又怎會自討麻煩去做沒有利益事情。

說到貼身及個人化服務,對不起,暫時還未見得到。市民更有疑問,其實虛擬銀行只係透過手機或網上操作,那跟現時傳統銀行提供的網上或手機銀行服務有甚麼區別?

更吊詭是本澳跟香港有點不一樣,在澳門經營虛擬銀行不用申請另一個牌照,只要擁有銀行牌就可以。對於螞蟻銀行來說,倘若它的經營模式成功,傳統銀行可以隨時加入競爭,並沒有特定門檻。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