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項治水工程只兩項上馬

內港防洪牆、擋潮閘或存變數
17/06/2020
31106
收藏
分享
內港防洪牆、擋潮閘或存變數
內港防洪牆、擋潮閘或存變數
內港防洪牆、擋潮閘或存變數

內港擋潮閘正進行「仿真驗證研究」,政府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會有結果,再決定是否建設擋潮閘。(資料圖片)

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進展明朗,預計明年第二季可投入運作。(資料圖片)

土委會主席李靜儀指出,政府不希望工程「邊做邊改」,因此在動工前要做好足夠研究。(梁雄業攝)

澳門作為三面環海的城市,每逢颱風暴雨及天文大潮、低窪地區往往成為澤國,治水問題困擾社會多時。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吹襲澳門帶來重大損失,特區政府痛定思痛,提出多項防災減災工程以解決短中長期水患問題。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昨(16)日跟進七項治水工程進展,其中除了兩項工程已開展外,其餘五項進展緩慢,內港防洪牆遇到較大難處,至今未有最終決定,而內港擋潮閘亦需繼續研究,今年底至明年初決定是否建造。

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昨日上午開會,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出席介紹本澳七項防災減災工程的規劃建設。委員會主席李靜儀會後向傳媒表示,有兩項治水工程進度明朗,其中由市政署負責的「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預計明年首季完工,再進行安裝及調節,第二季投入運作,政府相信有助改善內港暴雨水浸問題。由工務局負責的「筷子基至青洲沿海防洪工程」將加高沿岸海堤,現時已經開始招標,正等待簽署合同,預計今年第三季動工,明年完工。

防洪牆工程遇難處

除此之外的五項工程包括「內港臨時防洪工程」、「內港擋潮閘工程」、「內港雨水蓄洪池」、「外港堤圍優化工程」和「路環西側沿岸防洪整治方案」,則仍需繼續研究,進度較為緩慢。李靜儀指出,政府在取態上不希望工程「邊做邊改」,因此在動工前要做好足夠研究及修改。

作為短期措施的「內港臨時防洪工程」主要為建造防洪牆,政府承認遇到較大難處,至今未有進展。工程方案希望在內港沿岸建設1.5米高防洪牆,以抵禦20年一遇洪水,然而現實中涉及要遷移地下管線、建設約100枝迷你樁、以及水土流失等問題。由於內港交通流量多,需要分階段施工,政府預計總工期約需四年,且費用高昂。政府過去一年召開多次會議反覆研究,但至今未有最終決定。

擋潮閘需研究是否建造

至於橫跨內港水道、防洪設計標準為200年一遇的內港擋潮閘,同樣可能存在變數。早前工程規劃方案已再度提交中央,並收到第二次修改意見,澳門當局正因應作出修改,並進行「實時數字仿真驗證研究」,研究升高擋潮閘後對新城B區、觀光塔一帶及上游內地城市的水位影響。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在會後受訪時坦言,現時需要取得更多資料,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會有結果,屆時再決定是否建造擋潮閘。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