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仔路跣腳去留成爭議

歷史專家:澳門特色應保留
07/07/2020
27850
收藏
分享
歷史專家:澳門特色應保留
歷史專家:澳門特色應保留
歷史專家:澳門特色應保留
歷史專家:澳門特色應保留
歷史專家:澳門特色應保留

崗頂石仔路是著名的跣車點,駕駛人士每每經過都要小心翼翼。(梁雄業攝)

葡式石仔路是本澳城市設計一大特色。(梁雄業攝)

議事亭前地的石仔路是本澳地標,是澳門特色所在。(梁雄業攝)

市諮委林宇滔認為,石仔路跣滑在所難免,關鍵是做好恆常防滑打理。(劉志衡攝)

歷史文物關注協會會長鄭國強認為,只要對本澳歷史文化有了解,便會支持保留葡式石仔路。(馮達輝攝)

葡式石仔路是本澳城市設計一大特色,早前有葡文傳媒報道,有市政諮詢委員提出,葡式石仔路下雨時路面因凹凸不平及光滑表面,可能引致行車及行人安全問題,建議部分葡式石仔路清拆,改以其他材質鋪路,建議引起網上熱烈討論。市政署其後發出新聞稿表明,會持續維護本澳不同廣場及街道的特色葡國石飾面,保留其標誌性,突顯本澳中西文化薈萃的城市特點。同時,將繼續利用不同公共空間及街道鋪砌特色葡式石仔路,串連各街區及景點,並持續優化相關行人設施。表明政府不變本澳的葡式石仔路特色。

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會長鄭國強認同市政署當機立斷的回應,他在接受本報訪問時稱,葡式石仔路是本澳重要文化特色。市政署在回應石仔路應予保留時,特別附有議事亭前地照片,鄭國強解釋,議事亭前地石仔路意義深遠,回歸前澳葡政府為留下葡國特色文化,請來葡萄牙工匠千里來澳鋪設,當中設計黑白波浪相間,與噴水池及周邊歷史文遺建築連成一體,充分體現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站,加上本澳作為中西文化交融定位,鄭國強指本澳不止葡式石仔路,康公廟門前亦有大板石砌成的中式廣場,歷史久遠,與葡萄牙的石仔路剛好產生互動效應,旅客走過不同石仔路面,便即能感覺中西文化的交融見證,這就是澳門特色所在。

現任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林宇滔受訪時表示,石仔路經年人行車走,加上塵垢侵蝕,表面變得光滑在所難免,加上石仔路發源地葡萄牙,雨量及濕度遠比澳門低,設計不貼近本澳情況,便更容易出現濕滑情況。林宇滔表示,目前本澳相關部門購置鋪設石仔路用料時,只會看產品說明書,防滑系數合格便入貨,他認為應多做一步進行實地測試,找出適合澳門防跣系數的碎石,才能解決問題。他補充指,其實本澳一些大型度假村酒店,裏面都有鋪設石仔路,只要恆常清洗,防滑程度都能保持相應標準。

市民:崗頂石仔路交通黑點

市民對於石仔路普遍持正面態度,但亦認同有跣滑問題,市民何先生受訪時稱,石仔路是葡國特色文化應予保留,但承認下雨時人行或車走都覺得跣,特別是崗頂劇院附近行車的石仔路,不時見到電單車手一剎車便跣倒,他建議行車石仔路可拆除,人行路則盡量保留。

市民潘先生笑言知道石仔路較跣,但只要小心一點便行,他認為可在石仔上多做功夫,或加一些防滑紋路,只要材質講究一點,解決了跣腳問題,大眾都會希望留下石仔路。

石仔路的前世今生

作為澳門地標式的石仔路,歷史眾說紛紜,追本溯源的話,要說到1840年間葡萄牙建築師在里斯本所建類似馬賽克的路面,一直發展至20世紀初,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充斥大量類似碎石路的形式。澳門作為葡萄牙殖民地,據資料考究,20世紀初澳門亦相繼續出現類似路面。然而葡式石仔路做工用料非常講究,歷史以來本澳的石仔路均非正宗。

直至1993年,議事亭前地葡式化重整工程正式展開,當年澳葡政府規定使用真正的葡式碎石路,由於當年澳門完全沒有懂鋪葡式碎石路的工匠,承建公司特別從葡萄牙聘來幾位工匠,材料也是從葡國運來。因此,在澳門所見的葡式碎石是特別運來的,並非傳言中的「壓倉石」。

除了議事亭前地,亞婆井及媽閣前地亦被改造,均以葡式碎石鋪砌。「回歸」後,政府在多個公共空間均使用葡式碎石路,包括崗頂前地、議事亭至大三巴的行人專區、大堂前地、新馬路、望德堂區等等,葡萄牙碎石路開始成為澳門城市設計一大特色。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