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本澳無障礙設施出行環境

明愛澳大辦無障礙建設研究會
16/11/2020
18714
收藏
分享
明愛澳大辦無障礙建設研究會
明愛澳大辦無障礙建設研究會
明愛澳大辦無障礙建設研究會
明愛澳大辦無障礙建設研究會
明愛澳大辦無障礙建設研究會

`

黃女士認為現時澳門的無障礙設施情況有改善,但有些地方仍然缺乏。(梁啟迪攝)

韓衛表示,社工局在過去兩年完成了8,000多項針對櫃檯設計、斜坡改造、增設聽障消防設備等設建設。(梁啟迪攝)

潘志明表示,希望澳門特區政府和大灣區內其他城市制定更多政策,便利復康巴士善用港珠澳大橋。(梁啟迪攝)

林玉珠表示,舊區建設無障礙設施是個「老大難」問題,舊式樓宇環境較狹窄,難以加設無障礙設施。(梁啟迪攝)

澳門明愛和澳門大學早上舉辦「無障礙環境建設實踐經驗對未來啟示」研究會,探討本澳無障礙設施出行環境。與會殘疾人士黃女士認為現時澳門的無障礙設施情況有改善,但有些地方仍然缺乏。她舉例指,她平日想到紅街市圖書館看書,但由於缺乏無障礙設施,只能到較遠、設有無障礙設施的沙梨頭圖書館,直言影響出行便利。

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表示,政府在2018年推出「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統一及更新了有關設計的規範,以符合國際無障礙通達環境的要求。經過兩年以來的實踐,正有序地改進及增設無障礙設施,例如在行人天橋、行人道、公園、交通出行、圖書館等方面。

韓衛稱,指引推出後,新建築和受政府資助的建築物必須按指引推行,至於舊式辦公室或政府設施,當局在過去兩年完成了8,000多項針對櫃檯設計、斜坡改造、增設聽障消防設備等設建設。他又指,澳門有數百年發展歷史,要求舊建築物貼合2018年才推出的指引,在邏輯上存在困難,展望將來可將專注力放在新城區設計;而舊區則需採取共融態度,建設包容社會。

專題講者之一,澳門明愛副服務總監林玉珠表示,舊區建設無障礙設施是個「老大難」問題,舊式樓宇環境較狹窄,難以加設無障礙設施,需透過舊區重建才能較有效解決有關問題。此外,她又指澳門明愛提供「上落樓梯」出行服務,但往往未必做到即時提供服務或預約成功,服務使用者期限預約成功率達百分百,因此希望在有關方面能投放更多資源。

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致辭時表示,澳門正在迎接老齡社會的來臨,預期未來長者人數越來越多,而無障礙環境的優化和完善、通用設計,將有助更好地建立友善共融的社區。未來面對大灣區的更緊密合作,希望澳門特區政府和大灣區內其他城市制定更多政策,便利復康巴士善用港珠澳大橋,加強區內11個城市間的旅遊、文化、生活交流,讓行動不便人士也可以配合大灣區的合作發展並有更多的參與機會。 (編輯:梁啟迪)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