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規管外賣店杜絕食安隱患
24/08/2021
16249
收藏
分享
依法規管外賣店杜絕食安隱患
依法規管外賣店杜絕食安隱患

疫情刺激本澳外賣行業蓬勃發展,加上電子支付的普及,近年市面上外賣店「愈開愈多」,無可否認外賣店能提供更多元化食品、更彈性的價格供市民選擇,惟大多數市民最關心始終是食品安全、店舖環境衛生等問題。為此,特區政府制訂《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行政法規,要求外賣店開業前須向市政署登記,並以實體店經營,地址不能是住宅,現時網上銷售食品、加工食品後銷售也不例外,違者可被罰款五千至三萬五千元。自今年11月15日起生效。有關法規的出台,有助加強食品監管,保障食品安全及居民身體健康,維護澳門美食之都美譽。

由於本澳舊法規對外賣食店准入門檻低,令行業版圖急速擴展。自2017 在外賣店興起至今,全澳約有間外賣店,且持續增加中。因競爭大,以往有外賣平台主動游說商家「一店多開」,即一個實體店註冊多個網上品牌,商戶可增加流量及盈利,而平台則可增加廣告收入,這亦衍生部分沒有實體店的家庭式作坊,透過電子外賣平台流入市場,存在食安隱患。

去年更有食店用住宅單位作非法魚肉工場,市政署已即時要求網上外賣平台將涉事食店下架。惟工場是治安警接報調查「黑工」揭發,令公衆思考現時監管是否不足。

隨著時代進步, 有關法規亦與時俱進、適時更新。相信透過《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從強制登記入手,可切實掌握外賣店的具體地址,有利於追蹤食物源頭,對消費者更有保障。與此同時,當局亦要加強巡查監管,徹底杜絕外賣店「一址多用」的亂象,令制度落到實處。

外賣店除食物安全、環節衛生問題外,餐飲配送及排污等亦廣受關注。配合制度的生效,當局應多與業界溝通、多作宣傳制度,並逐步把餐飲配送、包裝運送指引,排污標準等納入規管,因應行業發展情況作適當調整,切實保障消費者及外賣店周邊居民的權益。

設立外賣店登記制度對餐飲業及商家都是一件好事,除了加強對外賣行業的監管外,未來外賣店可享有特區政府推出的中小企扶持措施,因過往政府推出有關扶持方案均以是否持有牌照為基準,外賣店依法登記後將可享受有關扶持措施,更多參與餐飲行業,對外賣行業發展有正面的推動作用。

除了外賣店本身,外賣配送員的保障問題同樣值得當局關注,目前外賣配送員都是自僱模式,建議政府加強規範外賣行業,要求商家購買特定的保險,為外賣配送員提供全面的保障,亦是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保障。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