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回收業面臨出口困境

業界建議推動再造再生技術發展
28/03/2022
18879
收藏
分享
業界建議推動再造再生技術發展
業界建議推動再造再生技術發展
業界建議推動再造再生技術發展

回收業界反映,面對廢品出口困難及本地再造再生技術所需成本和空間資源不足,本澳回收業愈趨萎縮。(資料圖片)

群力智庫舉行群力論壇,邀請業界和環諮委等到場和與會者共同探討回收業問題。(鄧穎莊攝)

回收業界負責人區震江促請當局推動本地再造再生技術及產業發展,從而解決廢品出口問題。(鄧穎莊攝)

本澳回收業議題近年受大眾所關注,但回收的背後是如何處理及出現甚麼問題仍有待探討。群力智庫上周五(25)日舉行群力論壇,以「資源垃圾能否原地轉化?電動車在澳難普及化?」為題,邀請業界和環諮委等到場和與會者共同探討回收業問題。有回收業人士稱,現時不少回收商都面對廢品出口困難,本地再造再生技術所需成本和空間又細小,回收業愈趨萎縮,期望政府可推動本地再造再生技術發展,並加大資源支援。【本報記者鄧穎莊報道】

立法會議員、群力智庫副理事長梁鴻細,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岳宗斌、回收業界士人區震江、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張淑玲出席論壇。張淑玲於論壇上指出,本澳的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與其他地區相比處於很高的水平,構成極大的壓力,認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固體廢物問題包括廢物量多和廢物回收配套能力有限,以及欠缺條件建設完整的環保基建設施體系,建議應由源頭著手減少廢物,優化現存的各類處理設施,增建具更佳處理功能的資源回收設施,以盡量提升本澳各類廢物的回收利用率。

本澳回收商陷「出口困境」

回收業界負責人區震江受訪時表示,現時不少回收商都面對出口困難問題,例如廢塑料可透過本地再造再生,但再造技術所需成本和空間相對較大,再加上很多國家地區都有限制廢料入口,變相只會讓達標的廢品進口,久而久之本澳的回收商都變得被動,出現「出口困境」,期望可推動本地再造再生技術發展及產業,從而解決出口問題,減少束縛,並加大資源支援。

促增經濟政策發展綠色建築業

梁鴻細關注工程建設碳排放情況,指出建築業需要消耗大量物資和能源,故值得探討的是,如何發展綠色建築業和推動建設綠色建築。現況來看乏有效經濟激勵政策,難以促使發展商或承建商主動實現更高的環保要求,建議政府可考慮透過稅收和財政支援,如在公共工程中通過評分支持採用環保施工方法和機械等的承建商,限制或淘汰落後的施工方案,鼓勵環保施工技術,在公共工程中加入更多綠色建築元素。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