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區社諮委、婦聯社會服務部助理行政主管蘇敏儀表示,澳門政府於2023年正式公佈「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的運營計劃,是澳門首家引入內地頂尖醫療團隊的公立醫院,目標是提升澳門整體醫療水平,並重點改善氹仔離島區居民的醫療服務體驗。澳門政府於2023年正式公佈「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的運營計劃,是澳門首家引入內地頂尖醫療團隊的公立醫院。 (新聞局圖片)
協和醫學中心自2024 年已分階段投入服務,有效解決氹仔居民的專科及急診需求。 (新聞局圖片)
意見籲協和醫學中心擴展基層醫療服務,分流公立醫院及衛生中心的壓力。(新聞局圖片)
協和醫學中心自2024年已分階段投入服務,有效解決氹仔居民的專科及急診需求,以及分流山頂醫院的壓力,但始終未能解決氹仔基層醫療的缺口,尤其在夜間服務及慢性病管理方面。由於協和醫學中心定位為高端綜合醫院,主要服務為專科及急重症,而普通門診、社區健康服務(如疫苗接種、慢性病管理)仍依賴氹仔衛生中心,後者目前已經服務飽和。此外,醫學中心位處偏遠,雖有輕軌接駁,但夜間公共交通不足,存在影響急診就醫的便利性。同時因澳門本地醫護人員不足,初期可依賴內地專家支援,但長期則需加強本地醫療人才培養,否則可能影響可持續運營。
蘇敏儀提四點建議
就著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目前仍未能解決氹仔基層醫療需求的情況,蘇敏儀提出下列建議﹕一是建議擴展基層醫療服務,在人口密集屋苑(如花城公園及中央公園一帶)設立「衛星診所」或社區護理站,提供慢性病配藥與簡單傷口處理,針對長者及慢性病患者,提供定期健康檢查、藥物管理及康復服務,分流公立醫院及衛生中心的壓力。
二是優化交通配套,確保氹仔夜間急診就醫便利性。三是與社團合作加強居家醫療服務,提供上門護理、物理治療等支援。四是隨着人口增長及老齡化,長遠規劃建議興建中小型的氹仔綜合醫院,提供住院、急診及專科服務,完善離島醫療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