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士監管制度

重構優質公交服務
08/07/2025
6051
收藏
分享
重構優質公交服務
重構優質公交服務

北區社諮委、婦聯政策研究室主任葉詠康表示,近日審計署公布了《對特別的士服務的監察工作》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指出的士監管工作存在多項缺失。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亦提及特別的士(俗稱「電的」)承批人與多達22家分營商簽訂分營協議,分營商合共承擔了300輛「電的」中288輛的營運。按業界人士反映,分營商又會以出租方式尋找司機承租來提供服務,這種尤如「判上判」的方式,一方面讓服務監管與車輛調度變得更為困難,司機也會考量租金成本,缺乏到民生區載客的誘因。審計署公布審計報告,指出的士監管工作存在多項缺失。 (資料圖片)北區社諮委、婦聯政策研究室主任葉詠康倡強化監管機制提升服務質素,以回應社會對的士服務的合理期待。(婦聯官網圖片)

事實上,過去社會各界對優化的士服務都表達過不同的意見,惟改善情況一直有限。隨著報告已明確提出相關問題與建議,他期望當局能積極跟進強化監管工作,讓「電的」及一般的士都能盡快回歸其作為公共交通的屬性與定位,為居民和旅客提供優質便捷的出行方式,在本澳建設宜行城市的過程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並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籲適時完善法律堵塞漏洞

一是檢視法律完善的士行業環境。雖然2019年修訂的《輕型出租汽車客運法律制度》第三條第二款已「禁止以有償或無償方式移轉或出租準照及有關執照」,但由於相關批給在修法前完成,按該法第三十四條過渡規定,承批人仍能將大量「電的」以分營方式營運。這與當初希望的士以「公司制」強化監管,以及用「包薪制」聘請司機來優化服務的初衷有異,而去年政府判給的10 個一般的士牌照,據了解有部分同樣是以司機承租方式來營運。建議當局應全面檢視法律是否存漏洞,又或是否未能適應行業環境,適時再對法律進行完善。

二是謹慎釐定合同滿足社會需求。隨著2016 年首批100部八年期限「電的」準照即將到期,當局宜及早部署有關工作,並按報告建議謹慎釐定招標條件及合同條款,以及考慮設定「包薪制」聘請司機的比例,以方便車輛調度前往民生區載區,回應社會對的士服務的合理期待。

三是強化監管機制提升服務質素。期望當局按合同規定積極跟進承批人的改善情況,並以此作為未來新批給程序中的考量。同時加快推動《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中提到的士服務評鑑體系等外部監督機制,通過多方監督提升服務質素。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