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嚴格依循《土地法》和《城市規劃法》的原則管理本澳土地及進行城市規劃,是本澳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近期,都市更新委員會成立專責小組,以探討研究暫住計劃、更多鼓勵都更的措施、研究街區保育和美化措施等。
而早前,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亦提出政府將規劃多幅土地,以用作‘自由波地’等運動及休憩設施,也會在包括北區等區域增加臨時使用的空間,以增泊車位,紓緩部分區域的泊車難情況,由此可見,政府對善用土地的積極態度。
本澳地少人多,舊區普遍缺乏休憩運動空間,步行設施亦有待完善,當局除了著力發展新區以外,希望能積極推動更新和活化舊區的措施,加大力度在舊區推行整改維護工作,因應不同社區的需求增加設施,尤其靈活運用已收回的小塊土地,開拓更多休憩、運動空間、行人過路設施和停車設施等,提升民生福祉,期望都更會加快收集社會意見,推動相關職能部門或實體在舊區善用閒置土地,落實更符合公共利益的土地臨時利用方案。
《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今年將完結,在城市規劃工作方面,目前本澳已完成《東區-2規劃分區詳細規劃》、同時正開展外港區-1、外港區-2、北區-1、氹仔中區-2的詳細規劃,而本澳尚有13個分區詳細規劃工作未曾開展,希望當局能在加快完成相關詳規草案編制工作的同時,盡早佈局安排未來的分區詳細規劃工作。
另外,目前石排灣區內地區主要劃為居住用途,尚存在一些工業設施,居民普遍反映休憩設施不足,期望能持續優化工作,如期完成《五年規劃》當中提及的完善石排灣小區規劃工作。
立法會直選議員 李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