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感謝護士無私奉獻

冀當局優化護士人資配置
13/05/2025
1871
收藏
分享
冀當局優化護士人資配置
冀當局優化護士人資配置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護士在醫療健康系統中肩負著不可劃缺的角色,工聯副理事長、立法議員李靜儀表示,衷心感謝每一位護士的努力與堅持,期望當局關注護士日常工作並改善其身心健康,支持其持續發揮專業知識與技能,建立更強大、更韌性的衛生系統,為市民提供高質素的護理服務。護士在醫療健康系統中肩負著不可劃缺的角色。 (新聞局圖片)(左起)工聯副理事長、議員李靜儀,工人醫療所副護士長劉惠萍、護士梁素琴。 (工聯提供圖片)

李靜儀指出,在社區醫療層面,前線人員正面對著日益沉重的工作壓力,特別是在人口老齡化、慢性病普遍化的情況下,護士需要應對龐大的護理工作需求,希望當局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加強支持醫療人員的工作和紓緩壓力,以及協助社區醫療機構培養年青人才梯隊,檢視社區護士薪酬待遇等。

籲當局推人才培養計劃

李靜儀表示,2023年本澳護士增至2,980人,每千人口有4.4名護士。早前當局提到,為應對超老齡化社會需求,需要將每千人口護士比例提升至5.5至6,即每年新增150至180名護士。當局已明確社區醫療機構未來將肩負更重要的使命和角色。而目前仍有不少完成醫生和護理專業的畢業生反映就業上存在困難,除了公營醫療體系需增聘人手,當局也要加快推出政策和措施,加大資源支持社區醫療機構和復康院舍發展,長遠評估公立醫院、社區醫療機構和復康院舍等未來人力資源發展的分佈和需求,推出清晰的人才培養計劃。

工人醫療所副護士長劉惠萍擔任社區護士已近15年,非常認同當局下一步將著力推廣社區護理康復服務概念,包括透過設立社區健康中心,整合護士、社工、康復師組成的團隊,向居家長者提供定期上門護理服務,以及培訓健康護養員支援家庭照顧長者等。為有需要長者提供更適切護理服務,有助減輕照顧者的壓力,亦可減緩急診和醫院病床的使用率,以及病房醫護的工作負荷。

護士梁素琴表示護理團隊都會同樣面對老齡化問題,未來會有一定比例的護士人手踏入退休潮,希望當局能加大資源,支持吸引年青人進入社區醫療服務梯隊,配合慢性病防治和預防優先的衛生政策,加強推廣社區護理家居服務隊建設,拓展更多外展和社區服務,真正實現資源下沉的《健康澳門藍圖》的政策目標。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