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集團13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收入與淨利潤均超市場預期。季度總收入錄得3,010.8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5.8%,為2022年二季度以來最快增速,優於市場預測的2,903.09億元;淨利潤為109億元,按年大幅增長53.52%。京東港股周三高開4%,收報141.8港元,升3.5%。
京東商品收入總計2,423.09億元,增長16.2%。其中主力品類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受惠於國家「以舊換新」政策刺激,收入增長17.1%至1,442.95億元,占總商品收入近六成。日用百貨收入亦錄得14.9%增長,超市品類連續五季保持雙位數升幅,得益於春節促銷及活躍用戶同比超過20%的增長。
服務收入方面,增長14%至587.73億元,其中平台及廣告服務收入升15.7%,反映京東持續推進低價策略、引入第三方賣家的成效。第三方商家用戶和訂單雙位數增長,助力收入擴張。CEO許冉表示,一季度京東價格競爭力NPS指標同比及環比均提升,下沉市場訂單和用戶增速快於一線城市。
京東零售實現收入2,638.45億元,同比增長16.3%,高於同期全國網購實物商品增速(5.7%)。其經營利潤為128.46億元,增長37.76%,經營利潤率提升至4.9%。
外賣日單量近2,000萬單
京東在一季度大舉進軍外賣市場,推出「30分鐘極速達」服務,並針對消費者、騎手與商家大幅補貼,成為本季最大業務亮點之一。據京東CEO許冉披露,目前京東外賣單日訂單量已逼近2,000萬,並持續攀升。她指出,外賣業務帶動整體流量與新用戶增長,並出現跨品類購買行為,與京東核心零售業務形成良好協同效應,未來將成為集團長期成長的重要動能。
另外,京東物流收入增至469.67億元,按年升11.5%;經營利潤1.45億元,按年降35.27%,非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為7.51億元,升13.4%。新業務收入增長18.1%至57.53億元,但虧損擴大至13.27億元,主因外賣業務初期投入補貼。京東外賣已達近2,000萬單/日,預計將突破此數,許冉強調該業務將與零售、健康等主業產生協同效應,提升整體流量與轉化率。
海外拓展方面,京東在香港推出「買貴就賠」、全年零佣金等政策,並開通柬埔寨、澳洲等站點,歐洲市場亦啟動倫敦試營運。
一季度履約開支增17.4%至197億元,行銷支出升13.9%至105億元,研發投入升14.6%至46億元。京東同時持續推進股份回購,首季已回購8070萬股A類普通股,價值15億美元,佔流通股份2.8%。
截至3月底,京東生態系統總人員數約70萬人,至4月底進一步升至72萬,反映集團持續擴張規模與業務佈局。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