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周一發表的網誌中指出,香港新股市場今年表現亮眼,集資規模在全球市場中位居首位。截至目前,港交所已錄得逾600億港元的新股集資總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逾六倍,顯示國際投資者對香港金融市場的信心持續上升。
他透露,今日(周二)港交所將迎來一間內地新能源龍頭企業上市,預計為2025年至今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股集資活動,為香港股市再添活力。在地緣政治與資金流動高度敏感的當下,香港能夠吸引如此規模的企業來港上市,正體現本地資本市場的制度優勢與國際吸引力。
隨着市場氣氛回暖,港股整體表現亦漸見好轉。恒生指數自年初以來持續反彈,上周五收報23,345點,年內累計升幅約達16%,表現優於全球多個主要市場。交投亦明顯活躍,單計4月份,日均成交金額超過2,700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約1.4倍,反映投資者參與度顯著回升。
港元強勢 金管局四度入市
另一方面,資金流入帶動港元強勢。陳茂波指出,5月初港元匯價多次觸及7.75兌一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因此四度入市承接美元沽盤,累計向市場注入約1,290億港元,顯示資金正大舉流入本港金融體系。
隨着流動性增加,本地銀行拆息大幅回落。與按揭利率緊密相關的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由4厘降至約1.3厘,為企業與市民減輕融資壓力。陳茂波表示,利率與資金流動仍受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特區政府與金融監管部門會持續密切監察市場變化,以維持金融穩定。
資金流入不僅反映市場信心,也與本地經濟結構轉型有關。他指出,截至今年3月,香港銀行總存款額接近18萬億港元,年內已累計增長3.5%,延續去年約7%的升幅,為市場提供堅實的資金基礎。
推動「金融+創科」雙引擎
在全球資金尋求具戰略價值與創新潛力的投資對象之際,香港正積極推動「金融+創科」雙引擎發展,並打造更暢通和全面的融資鏈條,支持科技企業由初創邁向成熟。他指出,這條融資鏈涵蓋前期的風險投資與耐心資本(如主權基金、退休基金等),以及中後期的私募、併購與上市集資,目標是讓資本與創新充分結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這方面,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發揮關鍵作用,通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策略,至今已投資逾100個本地創科項目,並成功撬動市場長期資本投入,每一港元政府資金可吸引約四港元私人資金跟投,協助構建本港創新生態圈。
為進一步推動耐心資本合作,港投公司將於本週四舉辦首屆「國際耐心資本論壇」,以「匯聚資本力量 共築繁榮未來」為主題,邀請來自全球南方及其他地區的主權基金、退休基金、大學基金、家族辦公室與企業創投等代表,以及初創企業與投資機構,探討全球合作機遇,建立協作平台。
陳茂波總結表示,無論面對國際市場波動還是利率環境變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將持續發揮連接中外資本與創新要素的獨特優勢,積極推動創新與金融融合,為本地經濟注入新動能,並為全球投資者提供高質量、具潛力的投資機遇。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