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澳門特區政府就完善現金分享計劃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這一舉措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現金分享計劃自2008年實施以來,已成為澳門一項重要的民生政策,在經濟和社會層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對其進行完善,更是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進一步發揮政策的最大效能。
現金分享計劃在澳門的經濟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也是澳門廣大市民心目中不可缺席的一部份。在經濟低迷期,尤其是疫情期間,澳門以旅遊和博彩業為主導的經濟遭受重創。此時,現金分享計劃直接向居民發放現金,極大地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效刺激了消費需求。同時,該計劃也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減輕了居民的生活負擔,讓居民切實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和弱勢群體從中受益,增強了他們生活的安全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轉變,現金分享計劃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從經濟角度看,長期實施現金分享計劃可能加重財政負擔,若經濟形勢不佳,財政收入減少,持續高額的現金發放可能難以為繼。從社會角度而言,長期依賴現金發放可能導致部分居民形成依賴心理,此外,該計劃在精准性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充分考慮不同居民群體的實際需求差異,難以有效解決諸如產業結構單一、住房緊張、貧富差距等結構性問題。
此次特區政府積極完善現金分享計劃,正是對這些問題的有力回應。在優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在發放條件上,可結合澳門實際情況,研究設定合理的居澳日數門檻,同時將在內地工作、升學、養老等合理情況納入豁免條件,使發放條件更加公平合理,確保福利真正惠及有需要的人群。對於有建議指澳門現金分享計劃在發放方式上,可以消費卡及消費券等組合,藉此將更多資金流入市場。然而,相關操作會使居民無法直接將這部分資金納入儲蓄體系;消費卡的使用期限和消費範圍等限制,也會促使居民為了不浪費卡內資金而進行一些原本不必要的消費,甚至可能導致他們在短期內過度消費,影響其長期的財務規劃和儲蓄目標的實現。
完善現金分享計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各界和居民共同努力。政府應持續廣泛聽取意見,科學合理地制定優化方案;社會各界應積極建言獻策,發揮自身優勢,為政策的完善提供智力支持;居民也應理性看待現金分享計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勞動觀念,積極參與社會建設。相信通過完善現金分享計劃,澳門能夠在保障民生的同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讓每一位居民都能在發展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澳門匯智社理事長 黃慧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