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門聯手推23項措施 

強化小微企業融資支持
22/05/2025
4036
收藏
分享
強化小微企業融資支持

為落實中共二十大三中全會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改善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融資環境,中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及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若干措施》,聚焦八大方向、提出共23項具體工作舉措,全面優化金融供給,降低融資成本,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與風險防控能力。

文件強調,當前多數小微企業在經營恢復過程中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手續繁、風險承擔重等挑戰,亟需政策面加大支持力度。《若干措施》聚焦監管、貨幣、財稅與產業等政策工具的協同發力,目標是通過精準政策設計和有效執行,優化信貸供給結構、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提升資金配置效率,並有效防控風險。

在融資供給方面,文件提出要完善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並引導金融資源向外貿、民營、科技、消費等重點領域傾斜,加大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法人類貸款等投放規模。政策也要求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等結構性工具,落實無還本續貸措施,並支持小微企業探索股權融資渠道。

針對融資成本問題,主管部門將加強貸款利率定價管理,推動銀行合理確定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同時清理違規收費、規範與第三方合作模式,從制度層面打擊非法金融中介亂象,切實為企業減負。

鼓勵發展線上貸款

為提升融資效率,政策明確鼓勵發展線上貸款,推動銀行利用金融科技升級授信審批和風控模型,強化反欺詐機制。線下貸款方面,則要求合理簡化申請材料與審批流程,並適度下放大中型銀行的授信審批權限,提高決策靈活度。

在提高支持精準度方面,《措施》特別提及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科技型企業及具備地方特色的個體工商戶加強支持。相關部門也將組織開展「一月一鏈」中小企業融資促進行動,推進政策資源與產業鏈精準對接。此外,對外貿新業態的小微企業也將獲得金融扶持,同時配合修訂中小企業劃型標準,提升分類科學性與精準性。

政策在監管層面亦提出細化方案。未來將建立銀行小微金融服務的評價與評估機制,並細化盡職免責標準,與不良容忍政策銜接,鼓勵銀行在合規前提下積極展業。同時要求落實普惠金融事業部建設,並在績效考核與內部資金轉移定價上給予政策傾斜。

風險管理方面,《措施》指出要修訂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分類辦法,簡化分類方法並制定差異化標準,引導銀行在核銷資源上向小微傾斜,並透過試點適度提高小微信用貸款核銷上限,加快處置效率。

為保障政策落地,文件亦要求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提質擴面,加強對小微融資的增信支持,同時落實財稅優惠、深化信用資訊共享、推進小微企業信用修復等配套措施。整體評價體系也將向支持小微金融的成效傾斜,強化激勵約束機制。

最後,文件強調組織實施的落地重要性。各部門需根據分工加快出台實施細則,督促銀行制訂具體執行方案,確保政策盡快落地見效。(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