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現正就完善現金分享計劃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社會聲音層出不窮,有團體認為現金分享須以現金發放,讓居民可以更靈活分配生活的開支;有議員建議政府按過往做法發放本年度現金分享,再研究長遠完善計劃;有居民表示,多年來現金分享已有指定用途,包括交家用、交房租等,「一定要派現金,派消費卡可以交房租嗎?」有意見指,對於低收入的基層家庭而言,現金分享已是每年重要的支援收入來源之一。 (新聞局資料圖片)
現金分享計劃自2008年開始實施,至今持續了17年,一直均是派發現金。近期特區政府為完善現金分享計劃的發放條件及方式,舉行兩場面向社團的「完善現金分享制度意見徵集會」。有意見建議須再次審視發放現金分享的目的及性質,以及可考慮採用其他不同發放方式和組合,例如消費卡或消費券等方式;又建議研究引入須身處澳門183日的發放條件,但要考慮將在內地工作、升學、養老等合理情況納入豁免條件。
對於現金分享的發放方式,有不少居民還是希望政府能夠派發現金。居民鄭小姐表示,多年來現金分享已有指定用途,包括交家用、交房租、去旅行等等,「一定要派現金,現金分享一開始發放就是為了補貼澳門人生活上的幫助,如果派消費卡可以交房租嗎?」亦有居民梁女士直言「有些家庭是很節儉的,消費慾望未必很大,派發現金也可以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街總:派現金方便居民分配開支
街總表示,現金分享已發放好多年,深受居民的喜愛和接受,也是特區政府多年恆之有效的惠民措施。街總一直支持現金分享,以現金方式發放,可讓居民可以更靈活分配生活的開支。近日收到不少居民查詢和建議,他們對現金分享已有提前的規劃,例如還款、交租、學費以及其他生活開支等,期望政府能盡快公佈本年度現金分享的相關安排,同往年一樣在7月如期以全現金方式派發,相信有助於緩解居民的生活所需,提升整體社會凝聚力。
議員倡今年先如期派錢
立法議員林宇滔受訪時表示,現時本澳經濟就業環境低迷的情況下,現金分享是大部分居民的重要支援,任何討論、檢討、諮詢都不應該影響按年7月初正常發放日期,因為7月1日正常發放已經是過去多年的傳統,在疫情期間還試過提前發放,故今年政府應該要如期發放。
他又指出,現金分享計劃本身就存在一些行政上的漏洞應該及早處理和面對。例如以2025財政年度預算建議的資料顯示,單是2025年因超過3年領取期限而撥回庫房的現金分享金額高達7,932萬元,數字較2023年的4,644萬元大增七成。這意味最少有數千名合資格人士三年也沒有領取現金分享,政府有否研究和掌握其原因?為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政府會否優先核實過去一直未有領取現金分享人士的資格,尤其他們是否仍在生?由於現金分享未有引入如養老及殘疾金申請人,每年在「一戶通」線上申請在生證明的要求,當局如何避免出現現金分享受惠人在外地離世未通知當局,甚至被他人使用其現金分享的情況?
應明確現金分享目標及方向
林宇滔續指,現時將部分現金分享改為消費卡的討論是完全沒必要,現金分享應該是以「現金」發放,若以消費卡或消費券等方式明顯是名不符實。又強調現金分享需要「正名」和「機制化」,政策應有清晰的目標及方向,才可確保政策可持續及有效執行。該政策如果是分紅性質,那有身份證即可領取;如果是支援本地居民生活,則應僅限在本地居住的居民才能領取。他希望若要修改相關制度應要進行公開諮詢,收集社會大眾的意見。
有團體認為現金分享須以現金放發,讓居民可以更靈活分配生活的開支。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