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孝女找人扮雙親過戶千萬房產

抵押貸款900萬元半年花光
14/07/2025
8370
收藏
分享
抵押貸款900萬元半年花光

一宗離奇的房產過戶事件近日在上海引發社會關注。一對年逾七旬的施姓老夫婦原在黃浦區擁有一套市值逾千萬(人民幣,下同)、面積達132平方米的產權房,與其獨生女共同持有。然而,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該房產於今年1月被悄然轉為女兒獨有,並於3月被抵押貸款900萬元,二老恐在女兒無法如期還款的情況下面臨無家可歸的命運。

據內媒《新聞坊》報道,施氏夫婦的房產位於黃浦區盧灣都市花園,為夫妻兩人與女兒三人共有產權。今年5月,由於女兒陷入經濟糾紛,二老擔心房產遭擅自處分,遂前往房產交易中心查詢,驚悉該房屋已於1月被過戶至女兒名下。此後更發現該房產於3月中被抵押貸款900萬元,約定半年內還清。

施阿姨表示得知情況後在交易中心當場情緒崩潰,「就在房產交易中心大哭了,就差一點哭暈」。她質疑自己與丈夫從未簽署任何轉讓文件,也未曾現身辦理任何手續。黃浦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出示的監視器畫面則顯示,1月20日當日,確有兩名老人隨施姓女子現身辦理產權轉讓,但經確認並非施氏夫婦本人。

花500多萬半加拿大楓葉卡

更令人震驚的是,施女士向媒體承認,當日陪同前往的兩名「父母」,實為她委託中介安排的冒名者。其父母所持的身份信息,透過「電子亮證」方式進行驗證,而當時的系統僅依賴工作人員肉眼比對,無法準確識別冒用者真偽。登記中心則坦言,該驗證流程存在技術漏洞,目前已升級為機器識別系統以杜絕類似事件再發生。

施氏夫婦追問女兒900萬元貸款的資金流向,施女士僅表示其中200多萬被中介騙走,約500多萬元用於辦理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楓葉卡)。對於後續是否能償還貸款、解除抵押,女兒並未給出具體承諾,只表示會「想辦法解決」。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事件已涉嫌偽造身份證件、詐騙及侵害他人財產權益,若查實為冒名辦理過戶,涉事者或將面臨多項刑事指控。黃浦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已建議施氏夫婦立即報案,並承諾全力配合,保存所有監控資料,以利後續調查。

「電子亮證」制度受質疑

對此,不動產登記中心表示:「這件事情,我們認為已經涉及刑事犯罪了,我們建議他立即報案,我們這裡會全力配合,包括保存所有的監控錄像。到底來的人是誰,這樣才能水落石出。」

事件曝光後,也引發社會對於「電子亮證」制度安全性的廣泛關注。專家提醒,長者應妥善保存產權相關資料,定期查詢房產狀況,並慎用遠程授權功能,避免在未完全了解的情況下洩露驗證碼或個人資料,造成不可逆的財產損失。

目前施氏夫婦已透過媒體求助,希望追回產權並阻止房產遭到拍賣,呼籲相關部門強化監管機制,完善身份驗證制度,以防類似事件再度發生。此案也突顯了高齡群體在數位時代面對財產安全風險時的脆弱性,亟需法律制度與技術保障共同完善,為弱勢者築起防線。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